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官方微信

首页>新闻>今日鄂尔多斯
翻滚吧,炒米!
发布时间:2022-04-18 10:04:00      作者:池小花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      【  保存
  打印       
分享到:
       

  在准格尔旗,早上吃一碗酸粥是常规操作,吃一碗炒米也是。

  庞俊玲和奇二两口子炒炒米30年,“奇二炒米”坊间有名。特别是在老镇沙圪堵,“奇二炒米”是许多人的早点必备。

  想问问“奇二炒米”牢牢“锁定”人们餐桌的秘诀,也想知道一锅炒米到底有多少“热度”,能持续输出30年?

  庞俊玲带着记者到炒米车间感受“温度”。在这条炒米生产线上,火红的炉膛、旋转的机器,以及簌簌而落的颗颗炒米,这些动态的画面,都透着热乎乎的炒米香。

  这种香气,并不是工业流水线“流”出来的味道,而是一颗颗糜子在炭火上翻滚出的烟火气。

  这么多年,庞俊玲和奇二一直坚守传统工艺,并在传统和更新之间寻找平衡。

  起初,他们支起一口大铁锅,在炉灶里添上火,挥舞着双臂开炒。一个人拨拉,一个人掌火,炒出来的炒米醇香味正,成了当地“特别的存在”,一度出现了排队抢炒米的盛况。

  个人炒米作坊,上门顾客多,老熟客也不少,光靠人工炒,哪里能炒得出来。

  当然“思变”。没有专门的炒炒米机器,庞俊玲和奇二决定“造”机器。

  农民出身,文化程度不高,能“造”出来吗?能“打破”原来的铁锅而出新吗?

  对于他们来说,“造”机器是一个创新的做法,也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但有一点不能错,就是还得用火炒,该坚持的必须坚持。

  他们观察过炒葵花的机器,但搅拌行不通;看过蒸馒头的机器,觉得螺旋能行。他们不仅给自己来了一场“头脑风暴”,还亲手“捯饬”。

  他们从包头买来厚壁钢管,在钢管上焊接螺旋,利用旋转解决炒的难题。但螺旋是大是小,还得一遍一遍试,直到炒米机“刚刚好”。

  炒炒米时需要的温度高,若在机器上包铁皮就会融掉;若在外面包上耐火砖,则会把热量“包”在里面,炒出来的炒米就膨胀得好。

  “观察+经验+试验”,他们用这“三步法”陆续改装了加工、烘干等一系列机器,形成了从筛选糜子、煮糜子,到炒制、筛选加工,再到烘干、包装的一条完整生产链。

  如今,奇二炒米厂一天能炒2000斤炒米,抵得上过去七八个人一天炒的量。他们根据糜子的流量,掌握火候的大小,量大味不变,还是过去的那个味儿。

  奇二炒米厂厂区有500多平方米。车间里到处都是细节,比如糜子煮15—20分钟就成,煮的时间越长反而越硬;再比如,炒出来之后要筛选三遍加工三遍,反复三次口感更好,一遍也不能少等等。

  庞俊玲说:“有些事能省,有些事不能省。‘奇二炒米’的牌子就立在这儿。”

  庞俊玲和奇二注册了“奇二炒米”商标,上了包装,不仅畅销旗内及周边地区,更是走出内蒙古,通过网络走向甘肃、青海、宁夏、陕西等地。

  “现在一年最少炒30万斤,最多时候炒50万斤。”庞俊玲说,他们每天7点到厂,从来风雨不误。炒米的“热度”是炒出来的,幸福生活是干出来的。

  准格尔旗本地盛产小杂粮,“奇二炒米”的“热度”辐射到了许多农户。田地里的糜子长出沉甸甸的穗子,变成了炉膛上翻滚着幸福滋味的炒米。

  炉火很旺,炒米正“欢”。

  

转载声明:转载请注明出处并做回链

主办: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

承办:鄂尔多斯市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

网站标识码:1506000004     蒙ICP17002409号-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7-8581170(工作时间)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 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

邮箱:ordosxxbs@163.com

   蒙公网安备 15060302000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