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饮水安全是“两不愁三保障”重要内容之一,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脱贫攻坚大局。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农村牧区饮水安全也就成为老百姓最关心的民生问题之一。今天我们邀请到的是市水利局副局长齐采力,我们将围绕“农村牧区饮水安全”这一主题与广大网友互动交流。齐局长,您好,欢迎做客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网站在线访谈。
齐采力:主持人好!各位网民朋友大家好!很高兴参加“在线访谈”栏目,借此机会,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水利工作的广大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主持人:很多朋友对我市农村牧区饮水安全这块工作还不是很了解,请您简单介绍一下什么是农村饮水安全。
齐采力:农村饮水安全是指农村居民能及时取得足量够用的生活饮用水,且长期饮用不影响人身健康。
我市农村人口饮水安全评价执行中国水利学会发布《农村饮水安全评价准则》(T/CHES18-2018)和我区制定的《牧区脱贫攻坚饮水安全评价补充细则》(内水农〔2018〕69号)。
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分安全和基本安全两个档次,由水质、水量、用水方便程度和供水保证率四项指标组成。4项指标全部达标才能评价为安全;4项指标中全部基本达标或基本达标以上才能评价为基本安全。只要有1项未达标或未基本达标,就不能评价为安全或基本安全。具体解释一下:
水量:针对我区,每人每天可获得的水量不低于40升为安全;不低于20升为基本安全。
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要求的为安全;水质基本安全具体来说:对于当地人群肠道传染病发病趋势保持平稳、没有突发的地区,在不评价菌落总数和消毒剂指标情况下,千吨万人供水工程的用水户,水质符合GB5749的规定;千吨万人以下集中式供水工程水质符合GB5749中的农村供水水质宽限;分散式供水工程的用水户,饮用水中无肉眼可见杂质,无异色异味、用水户长期饮用无不良反应。
用水方便程度:对于供水入户的用水户,用水方便程度评价为安全;因用水户个人意愿、风俗习惯,具备入户条件但未入户的评价为安全。
对于供水未入户的用水户,人力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10分钟,或取水水平距离不超过400m,垂直距离不超过40m为安全;人力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20分钟,或取水水平距离不超过800m,垂直距离不超过80m为基本安全;牧区,可用简易交通工具取水往返时间进行评价。
供水保证率:供水保证率不低于95%为安全;不低于90%为基本安全。
主持人:我们知道了如何评价用水户饮水安全,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有没有一些比较直观的材料,让外行人也能从专业角度了解贫困户饮水现状呢?
齐采力:我市在脱贫攻坚饮水安全评价工作中严格执行《准则》及《补充细则》,为进一步指导有关评价机构和人员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准则》及《补充细则》,市水利局在请示自治区水利厅意见的基础上,根据我市实际,与市扶贫办、市卫健委对一些事项(问题)予以进一步明确,形成了《鄂尔多斯市脱贫攻坚农村牧区饮水安全评价若干问题解答》,供脱贫攻坚饮水安全评价和验收时参考使用。
水利部门在评价贫困户饮水安全过程中,会发放饮水安全确认表类表格,内容是从饮水安全的四要素即水量、水质、用水方便程度、供水保证率四个角度进行评价。名称格式由旗区自行设计,不做限定,比如《饮水安全确认表》《饮水安全鉴定表》或《饮水安全调查表》,只要鉴定内容满足饮水安全评价要求,均可作为评价依据。但饮水安全确认时间要明确,贫困户要签字确认,并放置于户档案中;针对旗区个别贫困户放置在家中的饮水安全确认表丢失等现象,村委会或乡镇应统一备案管理;水质检测报告放置于供水服务村村委会;确认表及集中供水工程水质检测报告有效期为一年。
主持人: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工作是让农村牧区老百姓喝上放心水,改变传统生活方式的重大民生工程,“没有安全的饮用水,就没有健康的生命”,请您介绍一下我市农村牧区饮水的现状以及取得了哪些成效?
齐采力:我市农村牧区饮水工作经过了一个从解决有水喝(即饮水解困),到保障水质达标(即饮水安全),再到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提质增效的过程。
我市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施行饮水解困政策,当时的目标是解决农村牧区人口有水喝的问题。到2005年,开始政策升级,实施饮水安全工程,目的在于解决农村牧区人口饮水安全的问题,饮水标准提高了;从2016年开始到现在,实行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核心是提质增效,进一步保障民生。
一次次饮水提质增效革命促进了我市农村牧区饮水方式由初级到高级的变革进程,使全市广大农村牧区群众饮水安全实现了由简陋到标准、由分散到集中、由饮水解困到饮水安全的历史性转变。截至2019年底,我市共建成1.7万处农村牧区供水工程,其中城市管网延伸工程24处、千吨万人供水工程14处、千人供水工程43处、千人以下供水工程1250处、分散式供水工程1.6万处,累计完成投资11.8亿元。按照《饮水安全评价准则》,我市农村牧区达到了饮水安全基本达标的水准,饮水安全问题基本解决。项目的建成运行,对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发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市农村牧区居民逐步实现了“有水喝”、喝好水”的目标。
我们看到越来越多农牧民用上清洁饮用水,降低了疾病风险;看到越来越多劳动力从拉水、背水中解放出来,能够外出打工;看到洗衣机、热水器等生活电器进入寻常农牧户家,卫浴条件的改善带动生活习惯的改变,促进了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提升。
主持人: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胜的收官之年,今年以来,水利在脱贫攻坚中做了哪些举措?目前进展如何?
齐采力:农村牧区饮水安全是“两不愁、三保障”精准脱贫中的重要内容,为扎实推进我市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工作,切实保障群众饮水安全,我市着力四个举措推进抓好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助力脱贫攻坚。
一是全面摸排,精准到户。今年年初,依据《饮水安全评价准则》和我区的《牧区脱贫攻坚饮水安全评价补充细则》,对2014年以来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饮水现状进行水量、水质、用水方便程度、供水保证率全面摸排,逐户填写《农村牧区建档立卡贫困户饮水安全现状调查表》,真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二是统筹兼顾,辐射效益。2020年我市采取“以大带小、以城带乡、以大并小、小小联合”等方式实施巩固提升工程,科学合理确定工程布局与供水规模。投资0.9亿元,以解决1045户2484人饮水安全不稳定为中心,向周边群众辐射效益。新建106眼水源井,铺设输配水管道963公里,配置5635套净水设备和消毒设备。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0.6亿元,工程形象进度为64%,其中1045户2484人贫困人口按照《饮水安全评价准则》已实现饮水安全。工程完工后将进一步提高农村牧区2.4万户6.4万人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水质达标率、供水保障率,巩固提升现有饮水安全保障水平,进一步改善农村牧区人居环境。
三是健全机制,长效运行。机制问题是制约农村牧区饮水安全的关键,建立有效、高效、长效的管理体制机制尤为重要。我市农村牧区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工作实行“谁运行、谁负责;谁受益、谁养护”机制。目前,全市8个旗区落实了“地方政府主体责任、行业部门监管责任、运行单位管理责任”三个责任,全部落实了“运行管理机构、运行管理办法和运行管理经费”三项制度,从制度上保障了供水工程长效良性运行。此外积极指导督促各地以旗(区)为单元,因地制宜,健全完善旗(区)级农村牧区供水应急预案和万人工程供水应急预案,进一步明确水量不足、管网爆管、水源遭受污染等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措施,成立应急抢修队伍,做好物资储备,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用水需求。
四是加强监督,形成合力。我市以发放“明白卡”的形式,将水利部12314监督举报服务平台、自治区、市级、旗(区)监督举报电话发放至饮水户,并将各级监督举报电话通过官方网站、公众号等媒介公告,确保用水户知晓。对各种渠道反映的农村牧区供水问题逐一建立清单和整改台账,紧盯整改落实,确保整改到位。目前,共反应4件信访案件,全部处理完毕。
主持人: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鄂尔多斯市在水利扶贫工作中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听说有一些农牧户对发放的单户水处理设备闲置不用,对此您是怎么看的?
齐采力:在十几年前,全市大部分农牧民挣扎在“有水喝”的生存线上,有些农牧民觉得祖祖辈辈都在喝的水,没什么问题,这其实是对“健康饮水”观念淡薄的表现。我们现在讲饮水安全,不单要实现“有水喝”,更要喝好水。这个“好”字就意味着饮用水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GB5749-2006的规定,意味着对健康的负责。在此,我提倡广大农牧民针对水利部门发放的水处理设备,一定要本着为自己健康负责、为家人健康负责的态度,使用好、维护好单户水处理设备,为全家健康保驾护航。
水利部门组织协调嘎查村“两委”干部、驻村干部通过微信推送净水设备使用信息、入户现场讲解、发放宣传单和漫画册等多种方式,让贫困户多方面了解和如何使用净水处理设备,从而提升健康饮水意识和正确使用技能。另外,为解决单户水处理设备使用后续服务,全市各旗区制定出台了单户水处理设备使用管理办法,建立了售后服务点,将水利部门监督电话和用水设备售后服务电话张贴于单户水处理设备,便于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下一步我市将针对单户水处理设备运行管理薄弱的共性问题,实行定期调度制,进一步协调解决运行管理中存在短板和弱项。
主持人:齐局长针对“健康饮水”观念淡薄的现象现场进行了宣讲。我还听说在农村牧区,一些人针对交水费这个事有些不太接受。
齐采力:确实是,我市早期农村牧区饮用水不收费,农牧民普遍形成“吃水免费、不该收费”的观念,导致了饮水工程出现“有人建、没人管”的局面,有些设施损坏没人管理后出现搁置现象,还有个别农民用饮用水浇地导致一些农民吃水不够情况。对此,我市正在逐步推动水费收缴工作。在此我倡导,各位农牧民朋友要有“水是商品、用水付费”的意识,充分认识开展农村供水水费收缴工作的重要意义,同时水利部门将充分听取村、组和广大用水户的意见建议,努力使供水价格符合实际、切实可行。下一步全市将进一步建立健全合理的农村牧区饮水工程水费收缴制度,这将有利于充分发挥价格机制在水资源配置中的调节作用,对于提高农村居民节水意识,解决工程管养难题、促进工程持续运行有着重要意义。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谢齐局长对饮水安全的详细解读,本期的在线访谈栏目就进行到这里了。再次感谢齐局长做客我们栏目,也感谢网民朋友们的关注,下期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