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官方微信

首页>公开>乡村振兴
产业振兴让老百姓捧上“金饭碗”
发布时间:2019-09-29 00:00:00      作者:赵炯      来源:      【  保存
  打印       
分享到: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三牧”工作总抓手。近年来,乌审旗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牧区改革的重要论述以及对内蒙古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盯农村牧区经济发展方向,以抓产业、强龙头、活市场、创品牌、增效益为目标,建立起生产标准化、经营一体化、营销品牌化“三化”发展新模式,加快推进农牧业和农村牧区转型升级步伐,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汇聚农牧民思想共识,激活市场的内生动力,实现产业标准化建设。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农牧业生产在装备、技术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分散、粗放的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潮流,逐渐被取代。为提高产业标准化建设,健全产业链,激活各类要素,保障产品质量,乌审旗结合农村牧区发展现状,探索推行以现代农牧业、高效农牧业逐渐促进传统农牧业的改造升级,通过提升产业标准化建设,逐步释放市场活力,为农牧民编制增收致富产业链,从而激发农牧民干事创业的热情。一是凝聚思想共识,汇聚发展合力。加强农村牧区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凝聚“守望相助、团结奋斗”的思想共识,鼓励农牧民参与建设农牧业发展,通过产业发展以及新型劳动改变贫困现状,提高农牧民自我发展能力,实现从“要我发展”向“我要发展”转变。河南寨子充分发挥村党小组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农牧民立足实际发展设施农业,通过鼓励农牧民种植西瓜、香瓜等经济作物,协调解决农牧民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难题,帮助农牧民增收致富,真正实现了乡风文明和治理有效的有机结合,更好的凝聚起广大农牧民崇尚文明新风、遵守法纪道德、发展产业致富的共识。苏力德苏木沙尔利格嘎查创新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实施“3+”(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精准脱贫、企业盈利有机结合)扶贫模式,由乌审旗鸿宇现代瓜果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管理项目资金的运行和产业布局规划,乌审旗文公希礼农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利用全市农牧业龙头企业优势负责产品的“订单”销售,贫困户以干股加入合作社,按照合作社产业指导、技术指导、劳务输出实现创收,进一步坚定了农牧民发展种养殖的信心。二是推广新技术,全面激发农牧民内生动力。围绕三大主导产业发展,大力推广使用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病虫害统防统治、无害低害农药应用和无土栽培等现代种植技术,以及同源引种、分段饲养、同进同出、四良配套(良种、良舍、良法、良料)等标准化养殖技术,全面提升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牧场经营者、农牧民合作社带头人、农牧业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人员和返乡农民工等新型职业农牧民,不断掌握现代农牧业技术,运用现代管理理念经营农牧业,切实解决好“谁来种地”的问题,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牧民成为体面的职业。无定河镇高效农业示范园采取“公司+农户+合作社”的运行模式,引进内蒙古鼎舜农牧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公司技术人员指导下,帮助周边农牧户成立合作社,将农牧户培育成新型职业农牧民,在园区内执行绿色有机生产技术规范,重点从产地环境、种苗选择、栽培技术、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包装等方面予以规范,逐步建立起了以“统一规划、统一技术、统一农资、统一检测、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六统一模式,推动农牧业规模化经营,农牧民在科学生产的倒逼下,自我发展、自我提升的思想意识逐步增强。嘎鲁图镇呼和淖尔嘎查集体经济项目,通过配备先进农机设施,实现了春耕到秋收的所有农牧业机械作业,作业服务能力达到5.5万亩,同时保证了周边地区贫困户的耕地作业需求,为嘎查村集体经济带来收入约10万元。三是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建立标准化运行管理体系。将现代工业的生产方式、管理理念和组织模式引入农牧业,带动合作社、龙头企业参与标准制修订,推动标准化生产理念和方式贯穿于农牧业生产经营全产业链,实现农牧业向标准化、产业化发展转变。积极开展农牧业标准化示范区创建工作,着力推行种养加、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农牧民按照标准化生产经营,从而提升农产品产量和品质。目前,乌兰陶勒盖皇香生猪产业将传统生产方式转变为工厂化生产,将小农经营转变为现代企业管理,借助现代流水线生产车间,控温、控湿、控风、控光,创造人工环境,全程封闭运行,组织员工有序生产,直至产出终极产品。同步配套包括原料获取、物流加工、产品营销等环节在内的完整产业链,全程管理运行标准化,全程质量安全可追溯,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贯通。

二、支持企地携手共建,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实现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农牧业生产经营管理方式不创新,导致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缓慢,嘎查村经济难以做强做大。为改变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缓慢的现状,破解当前制约农村牧区转型发展的各类治理难题,乌审旗在农村牧区构建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体系,推动农牧业经济不断向前发展。一是瞄准利益联结点,推动企地携手共建。根据驻地企业实际需求,建立农牧民和企业的利益联接机制,形成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整体合力,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建双赢、共谋发展的有利局面。图克镇沙日嘎毛日村、无定河镇庙滩农贸市场围绕驻地企业发展劳务服务,建设综合服务区,规范管理往来车辆,为驻地企业发展提供运输、装卸、物业、修理汽配等劳务服务,真正实现企地和谐发展、互惠共赢。苏力德苏木朝岱嘎查以土地整合和土地改良为契机,将沿无定河北岸3万亩土地进行流转整合后,培育成高产优质的马铃薯基地,实现年产上亿斤,并长期与可比克薯类公司签订产销协议。图克镇呼吉尔特村28座标准化大棚面向企业全面打开销售渠道,通过建立销售微信群等方式,形成了农牧民向企业提供绿色有机蔬菜的供应机制。二是推进产业整合,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引导牛羊肉和肉食品加工等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产业内部“散小弱”小微企业,实现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单一产品向系列产品、生产型企业向复合型企业转变。通过对区域性主导产业区域化布局,积极打造现代农牧业示范园区,为龙头企业入驻园区搭建平台,培育出一批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用经济纽带将成千上万的农牧民联结到龙头企业之下,实现扬起一个龙头,发展一项产业,带活一方经济。巴音陶勒盖嘎查以“招标出租”的方式,利用三千亩草场招商引资的5MWP的扶贫光伏发电站,为集体经济每年带来收益10万多元。乌审召镇浩勒报吉村利用丰富的泉水资源,以“股份合作”的方式,投资兴办浩勒报吉酒厂,为村集体经济带来30万元年收益;布日都嘎查以“租赁闲置资源”的方式,通过整合出租碱田、集体闲置房,为集体经济带来15万元以上年收益。三是创新经营方式,实现一体化管理。通过转变生产经营思路,实施一体化管理,形成以配送服务为主,生产、加工、流通为辅的一体化现代农牧业示范基地,引导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借鉴现代企业制度加强经营管理,促进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规范运营。嘎鲁图呼和淖尔嘎查集体经济发展项目,通过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羊毛储备库实现从收毛、存储、筛选、打包、销售为一体的羊毛存储打包业务,实现了生产环节向流通、销售环节延伸,为嘎查村集体经济每年创收20多万元。

三、立足产品效益共享,打造地方特色品牌,实现农畜产品精细化销售。受一家一户传统耕作因素的影响,农牧民长期处于单打独斗,小打小闹阶段,导致农畜产品同类产品多、主打品牌少,产品销路也是各自为营,当市场需求较大时不能满足需求,地域品牌优势无法发挥效应和作用。为解决这一难题,乌审旗更加注重突出绿色、精品、高端的农产品输出基地建设,通过逐步培育壮大一批特色鲜明、质量稳定、信誉良好、市场占有率高的绿色有机农产品,为农畜产品抢占市场竞争制高点赢得先机。一是坚持共建共享原则,拓宽农牧民致富之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到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按照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同享有的原则,大力发展冷链物流、电子商务、农事服务等产业,通过稳产量提质量增效益,推进农工商贸一体化发展,打造优质品牌区块链追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扩展农牧民增收空间,让农牧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使广大农牧民生活得更加富裕文明幸福。黄陶勒盖嘎查通过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水平和竞争力,产出一系列优质的农产品,打造成一个品牌农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延长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提高经营者收入和效益的同时,让消费者能够共享优质农产品、原生态旅游,以推动农业三产融合,倒逼农业转型升级,实现效益最大化。目前,培育出旗级庭院式文化旅游示范户25家,民族刺绣、饰品工艺6家,蒙古特色食品加工作坊28家,真正让产品效益普惠千家万户,实现生活富裕的共享乡村。二是坚持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建立“三品一标”认证体系。以绿色为导向,始终把绿色优质农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着力打造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畜产品结构体系,拓宽嘎查特色产品销售渠道,实现农业增收,农民致富的目标。巴音陶勒盖嘎查阿哥图细毛羊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以销定产的方式,为小小的奶食品注入绿色、有机、优质的“基因”,并对原料产地进行全程监控,实现绿色生产,很好的保障了原料供应纯天然、无污染。2018年,获得食品药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SC认证。三是坚持现代营销理念,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依托“牧区大寨”精神的影响力,把“牧区大寨”统一注册为全旗农畜产品向外输出的主打商标,通过实施“乌审出产”品牌行动计划,以民营企业、商户、嘎查村共同组建成立基层商会、全域发展协会,对区域绿色农副产品和优质手工艺品进行包装推广,联合销售,从而提高农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内蒙古牧名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以原生态牧区产品为切入点,科学引导和规范管理奶产品生产、保鲜、储运、加工和流通,大力推进无公害、绿色有机奶食品,积极联合周边牧民成立产业联盟,打造地方特色品牌,并与农牧民长期签订原料收购协议,确保奶食品原材料全部来源于天然农牧场,进一步提升我旗农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转载声明:转载请注明出处并做回链

主办: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

承办:鄂尔多斯市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1506000004     蒙ICP17002409号-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7-8581170(工作时间)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 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

邮箱:ordosxxbs@163.com

   蒙公网安备 15060302000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