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官方微信

首页>公开>乡村振兴
从“扶”到“防”达拉特旗精准防贫巩固扶贫成效
发布时间:2019-09-27 00:00:00      作者:达拉特旗扶贫开发综合服务中心      来源:      【  保存
  打印       
分享到:
       

6月24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印发《达拉特旗开展防贫减贫济贫实施方案(试行)》,以达拉特旗所有户籍人口中因病、因灾等造成生产生活困难的农牧户(居民)家庭为实施对象,通过实施精准防贫措施,建立科学有效的精准防贫机制,解决贫困增量和返贫问题。

“极贫之民便赈米,次贫之民便赈钱,稍贫之民便转贷。”防贫的前提在于提前摸清贫困人口的生活状况、致贫原因,进而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分类扶持,提高防贫的针对性与实效性。防贫贵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防贫工作机制的关键在于明确“为谁防、谁来防、防什么、怎么防”。

为谁防?重点为每年人均纯收入低于4000元的因病、因灾、因意外造成生产生活困难的农牧户和居民家庭,着力解决因病、因灾、因意外致贫和返贫的问题,对症下药,实施菜单式防贫减贫济贫。

谁来防?由达拉特旗扶贫开发综合服务中心牵头,旗民政、教体、卫健委、人社、保险公司等部门组织专门力量。

防什么?解决因病因灾等致贫问题。嘎查村(社区)和苏木镇(街道)及时关注农牧户(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针对因病情、受灾和其他情况,分析研判是否对其进行救助,并确定有针对性的救助方式,有效防止农牧户(居民)因病因灾致贫。

怎么防?坚持旗、苏木镇、嘎查村和第三方联动,明确分工、互相配合。根据精准防贫标准和程序,针对因病、因学、因灾等致贫返贫因素,每一类防贫对象在救助补偿上划分不同区间。经过系统地审查、评议等程序进行认定后,按照“345”防贫减贫济贫机制给予救助补偿。“3”是指三种措施,即:无劳动能力的全部兜底保障;有劳动能力的常住户进行产业就业扶持;有劳动能力的外出户开展就业扶持。“4”是指四重保障,即:住房保障、教育保障、医疗保障、饮水安全保障。“5”即五项救助渠道,即民政救助、红十字会救助、社会扶贫基金救助、社会众筹和社会扶贫网、购买防贫保。

防贫机制不发福利、不给股份,只管“因病、因学、因灾”致贫返贫,“扶贫不养懒”导向得以树立,引导了靠内生动力脱贫的风气,从源头上筑起发生贫困的“截流闸”和“拦水坝”,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转载声明:转载请注明出处并做回链

主办: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

承办:鄂尔多斯市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1506000004     蒙ICP17002409号-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7-8581170(工作时间)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 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

邮箱:ordosxxbs@163.com

   蒙公网安备 15060302000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