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张开小嘴巴,阿姨帮你把小虫子清理掉,把你的牙齿变成公主大白牙。”
有人用一杯咖啡或者一次运动开启元气满满的一天,而伊金霍洛旗人民医院口腔科医师赵丽霞的一天,则从“张嘴”开始。
这一阵临近开学,口腔科上上下下忙到起飞,像齿轮一样打转。去腐质、上材料、做治疗,一步步操作、一次次安抚,这颗牙齿变成大白牙了,下一颗牙齿的主人又来了。
猫着腰一上午,赵丽霞没来得及喘口气。你想见缝插针和她聊几句,她顾不上,正和坏掉的牙齿“较着劲”呢。
但对患者,每一个步骤怎么配合,治疗完该注意些什么,下次什么时候再来,她一遍一遍强调,不嫌话多。
“这是我们的日常。除了上夜班,每天早上一到医院,已经有患者在等你。时间不能耽误,啥也别说,迅速工作。”一秒切换进入状态,赵丽霞的“身手”很迅捷,各项操作驾轻就熟。
治疗的间隙,常有患者来问:小赵在不在?每一次问询,大约都代表着一种认可和信任。因为无论是25岁时初入“杏林”的新手小赵,还是现在技术加身的“老手”小赵,对每一颗牙齿,每一个患者,她都是百分百认真负责的。
这一份认真,始终贯穿在她的职业生涯中。
但有时,她也会因为认真而“生气”。“有的患者不遵医嘱,说了也不听,不按时来,结果好好一颗牙‘废了’,太可惜了。”她时常为此“心烦”。
医生的“话”和“术”都是一粒粒药丸,给病人以养分。而这种养分又反馈到医生身上,成为医生的能量。当养分被人为断裂,她得不到正向反馈,难免会感到惋惜。
任何工作做得久了,对抗重复都是一门功课。从医11年,何以抵挡岁月漫长?
赵丽霞说,工作看似重复,但每天面对的人是不同的,每个人牙齿的“病情”也都是不一样的。况且,做医生没有所谓的“舒适圈”,技术更新从不间断,时时都有新挑战。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这些年,赵丽霞打磨牙齿,也打磨自己。时间愈久,信念弥坚:为你,千千万万遍。
即便有过成千上万次的重复操作,但为了患者的健康,那又何妨?生命在前,每一个医者的心里大约都有同一个信念:为你,千千万万遍。
为了让这信念“无限续航”,36岁的赵丽霞把自我审视、自我提升当成必修课。在她这里,没有所谓“前浪”之说,只有学无止境。丰满羽翼是鸟儿的生存法则,亦是她的工作法则。
11,只是个平平无奇的数字。但对赵丽霞而言,这是两只手划过“齿轮”的时间刻度。下一个11年,或者再下一个,这“齿轮”仍由她来拨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