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官方微信

首页>新闻>旗区动态
特布德嘎查:乡村“牛画”活起来
发布时间:2022-08-19 09:45:00      作者:雷禄 杨靖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      【  保存
  打印       
分享到:
       

  “在外打了几年工,辛苦不说还没挣到多少钱。前年在嘎查党支部的引导下我回到了家乡,养了18头西门塔尔牛,前期投入不大,也很省心,仅养牛去年就挣了7万多元,比打工可强多了。”说起养牛,鄂托克前旗上海庙镇特布德嘎查牧民孟克毕力格难掩内心的喜悦。

  近年来,特布德嘎查党支部立足农牧业设施基础完善、拥有大型驻地肉牛养殖企业等实际,按照“支部引领、企育户繁、藏牛于户”的思路,发展壮大肉牛产业,走出一条产业富民新路子。目前,特布德嘎查肉牛养殖规模突破3300头,养殖户由2020年的20户增长到52户,2021年农牧民肉牛产业纯收入达1150万元,2020被评为全市乡村振兴示范村。

  特布德嘎查养牛由来已久,但一直以土牛为主,也不成规模。随着农牧业转型升级进程的不断加快,如何在草畜平衡前提下,转变肉牛养殖模式、增加牛肉产量、提高农牧民收入?这是新当选特布德嘎查党支部书记、委员会主任的赵伟上任以来常常思考的问题。

  “牛肉价格一直比较稳定,西门塔尔牛的肉产量是土牛的2倍以上,且生长速度快,很适合农牧民养殖。”听了驻地养殖公司负责人的一席话后,赵伟眼前一亮。

  经过充分市场调研、考察学习,反复与相关专家及养殖大户沟通对接,赵伟和嘎查“两委”成员算了一笔账:由驻地养殖公司为每户农牧民提供20头15个月龄以上西门塔尔、安格斯纯种能繁母牛,按市场价每头2万元计算,总投入40万元。养殖户通过争取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贴息贷款和养殖公司垫付资金能解决90%左右的投入资金,只需自筹4万元左右。一年后,销售牛犊可盈利20余万元,每年的养殖成本约12万元,净收益8万元。

  说干就干,很快特布德嘎查就与劲牛养殖公司签订了产业捆绑发展协议。

  起初,对于养殖品种牛,农牧民心里没底。村“两委”从有经验养殖户入手,讲政策、讲优势、讲保障、讲收入,一段时间下来,农牧民逐渐接受了这个想法,愿意跟着支部干。

  “农牧民信任我们,就要尽可能把这事办好,从种畜购买、饲草料供给、防疫技术到最后的销售,这些我们都应该保障好,打造一条全产业链,让百姓挣到钱、见到利。”赵伟说。

  “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嘎查党支部联合养殖大户、劲牛公司技术人员成立良种繁育服务队和技术指导服务队,逐步建立起从优良肉牛冻精引进、肉牛配种、优质牧草加工、饲养管理技术培训、疫病防控到牛犊统一回购的“养、育、销”肉牛全产业链,将农户紧密“链”在产业链上,彻底打消了农牧民顾虑。今年以来,技术服务队派出技术员60余人次,开展服务140余次。

  为了将资源要素更好地聚集到肉牛产业发展中来,上海庙镇党委及时协调肉牛龙头企业、包扶单位上海庙经济开发区与特布德嘎查党支部联合成立党建协作区。

  “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对接相关部门创建全旗肉牛公用品牌,强化授权管理,引领带动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协同发展。利用鄂托克前旗农特产品展销中心,进行品牌营销推介,加强与新媒体、电商、商超等主体合作,线上线下融合,不断提升特布德肉牛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特布德嘎查第一书记王飞说。

  心往一处想,劲才能往一处使。嘎查党支部“牵线搭桥”,争取政策补贴、协助办理手续;包扶部门负责加强品牌建设和安全监管;龙头企业强化肉牛养殖全过程技术服务。各有分工、同向发力,党建协作区为特布德的肉牛产业汇聚起强大合力。

  “力争到2026年,全嘎查肉牛养殖户达到130户以上,建成5万头规模化肉牛养殖繁育基地,同时将我们的养殖模式在周边嘎查进行推广,辐射带动更多农牧民。”谈到未来的发展,赵伟信心满满。

  

转载声明:转载请注明出处并做回链

主办: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

承办:鄂尔多斯市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1506000004     蒙ICP17002409号-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7-8581170(工作时间)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 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

邮箱:ordosxxbs@163.com

   蒙公网安备 15060302000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