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成熟农作物在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当农作物的果实被取用之后,这些“剩余部分”到哪里去了呢?
达拉特旗有270多万亩耕地,一半以上都种植玉米,每年仅玉米秸秆就可收集到100多万吨。过去,农民收完庄稼后就会在田里把秸秆烧了。很多农民都认为,焚烧秸秆给土壤带来了难得的草木灰肥料,对来年的庄稼种植会有不少好处。其实不然,焚烧秸秆会污染空气、引发火灾,带走土壤中的水分、烧死土壤中的微生物,已经有实验表明,生长在秸秆焚烧土壤中的作物,产量会有所降低。更重要的是,如此大体量的秸秆进行焚烧处理,也是对生物资源的浪费。
为了帮助农民科学、合理利用秸秆,达拉特旗农牧技术推广中心想了不少办法。“我们最初是鼓励农户把秸秆粉碎后填埋回地里,土地贫瘠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缺少有机质,秸秆还田可以让土地变得更肥沃,回埋一年左右秸秆就差不多沤成肥了。但是由于我们很多土地使用地膜保温、保湿、保肥,不能回埋秸秆,所以这个方法不是很受农户欢迎。”中心副主任吕志军说。
秸秆不能“化作春泥更护花”,那还能去哪呢?
王爱召镇西社村,鄂尔多斯市禾技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乐洋宝饲料厂里,玉米的甘甜和草植的清香混合成一种沁人心脾的舒爽味道,厂长勾换拿出几袋淡褐色的小圆条,这个味道就是它散发出来的。“这是我们用秸秆做的饲料。制作工艺不复杂,把秸秆粉碎,再把混在秸秆里的土筛掉,之后就压成这种小圆柱体,可以用来喂牛和羊,本地的农户都很喜欢。”
王爱召镇杨家营子村秦飞去年就用这种饲料喂羊,感觉很不错,今年又来买。“喂秸秆太浪费,吃剩的秸秆得专门找个时间收拾。换成饲料后,每天按量按时投喂就行。”秦飞说。
禾技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乐洋宝饲料厂由王爱召镇20个行政村和王爱召商会共同出资经营,总投资700多万元,其中20个行政村出资300万元,王爱召商会出资400多万元,20个行政村每年可以从饲料厂拿到不少于投资额8%的收益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目前,饲料厂日产饲料30吨,年处理玉米秸秆1万余吨。所产饲料,除本地农户购买外,主要销往鄂托克旗和鄂托克前旗。“王爱召商会最初投资建厂就是为了带着百姓致富,对于王爱召镇的村民,我们以市场最高价收购秸秆,再以市场最低价卖给他们饲料,这样百姓受益更多。”勾换说。
这样的饲料厂达拉特旗还有树林召镇关碾房村的鄂尔多斯市九欣农牧业有限公司、黄木独村饲料加工厂等4家。除玉米秸秆,麸皮、豆粕等农产品废弃物都可用来生产饲料,沙柳、松木等林业废弃物则用来生产生物质燃料。
兜兜转转,秸秆,还有其他农林废弃物又有了新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