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鄂尔多斯市作为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的主战场主阵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作建设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决扛起防沙治沙政治责任。2024年,全市完成沙化土地治理500万亩,日均治沙超一万亩,治理面积属历年之最,库布其沙漠治理率达到40%,毛乌素沙地治理率达到80%。攻坚战推进过程中,全市相关旗区和市直单位的公务员和公务员集体,展现出卓越的创新精神以及务实、担当、高效、坚决的执行力,为全面推进生态建设和荒漠化治理作出了突出贡献。
为表扬先进典型、弘扬奋斗精神,激励鼓舞全市公务员在推进鄂尔多斯高质量发展中实干担当,奋勇争先,市委组织部与市融媒体中心今起联合推出“黄河‘几字弯’里的攻坚者”专栏/专题,生动再现黄河“几字弯”攻坚战中表现突出集体和个人的先进典型事迹,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彰显重实干、重实绩、重实效的鲜明导向,激励广大干部在新征程上奋力担当作为。敬请关注。
鄂尔多斯是黄河“几字弯”攻坚战主战场主阵地,作为攻坚战主力军先锋队,鄂尔多斯市林业和草原局坚决扛起防沙治沙政治责任,整合资金、整合力量、整合技术、整合效益,统筹锁边林带锁沙、联防联治阻沙、光伏项目治沙、孔兑治理拦沙、草原提升防沙,“三北”六期重点项目取得标志性成果,库布其沙漠治理率达到40%,毛乌素沙地治理率达到80%。2024年度市政府工作部门“三民”活动市民评议排名第2位,央视新闻等各大媒体报道鄂尔多斯治理成效500多次。多项创新举措在全国林草系统走在前、作表率,林长制工作获国家林草局激励表扬,受到国家林草局致信感谢。作为地级市代表在全国推进“三北”工程攻坚战会议上作典型发言。李强总理亲临我市调研,高度肯定防沙治沙和生态治理成就。
——防沙治沙成效显著,治理模式从“单一治理”向“系统治理”转变。争取国家批复实施“三北”六期第一批重点防沙治沙项目21个,居全国地级市最多,2024年完成沙化土地治理500万亩,保持日均治沙万亩攻坚态势。扎实推进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打造备受世界瞩目库布其沙漠“光伏长城”,完成光伏项目建设950万千瓦,光伏治沙40万亩。作为全国唯一代表城市受邀参加《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向世界展示中国荒漠化防治成功实践。
——联防联治纵深推进,治理方式从“分散治理”向“协同攻坚”转变。聚焦“三北”工程联防联治,在全国率先倡议并实施毛乌素沙地联防联治,完成蒙陕、蒙宁界防风阻沙带建设17.7万亩。集中资源、集中力量建设库布其北缘锁边林带、腹地风沙路径阻隔带、毛乌素上风口阻隔带、下风口阻沙带等标志性工程,新建锁边林、阻沙带338公里。圆满承办中组部“三北”工程专题研究班、全国“三北”工程种苗等物资供需对接会、蒙宁联防联治现场推进会。
——管绿护绿持续加强,资源保护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变。持续推深做实林长制,压实各级林长保护林草资源主体责任,严格落实草畜平衡和禁休牧制度,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林草资源违法行为。积极开展助企护绿行动,既保障重大建设项目用林用草,又跟踪强化企业用地监管,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深入开展森林草原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严格查处违规用火行为,全市未发生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灾。
——体制机制创新完善,治理效能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聚焦深化防沙治沙体制机制创新,在全国率先成立“三北”工程推进中心,出台“三北”六期等重点生态工程建管创新九条措施,推行生态企业建管一体,实行任务清单、责任清单、风险清单“三单管理”,资金监管、项目验收、审计监督实现“全覆盖”,签订全国首单“三北”六期项目绿色保险。建设国际荒漠化防治技术创新中心,成立院士专家工作站,示范应用无人机、植树机器人等新型治沙机械,成功举办“三北”工程防沙治沙机械装备现场会。
——生态价值高效转化,发展方向从“保生态”向“惠民生”转变。大力推广“以工代赈、先建后补”,助力项目区农牧民人均增收3万元以上,完成柠条种植115万亩。全域落实草原生态奖补政策,7700多万亩草原“带薪休假”实现休养生息。全市林草产业总产值突破75亿元,培育国家和自治区级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家,国家级示范合作社2家。开展灌木植被碳储量监测计量方法学研究和地方标准制定,上线“暖城碳惠”小程序,签发内蒙古首张林业碳票,推动生态“高颜值”变成发展“高价值”。
“三北”精神是干出来的,鄂尔多斯市林业和草原局牢记“国之大者”,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担当扛重任、用实干促发展,走在前、作表率,用辛勤和汗水绘就鄂尔多斯高质量发展绿色“实景画”,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作出突出贡献。新征程上,他们必不负党赋予的崇高使命,不负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的殷切期待,在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中展现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