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好的营商环境是生产力、竞争力。近年来,康巴什区奋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在对标先进、自我提升中不断擦亮营商环境这个金字招牌。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康巴什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李海民做客“在线访谈”栏目,为大家详细介绍康巴什区优化营商环境的做法。李区长,您好!
李海民: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很高兴通过“在线访谈”栏目与大家交流。
主持人:请李区长先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康巴什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整体情况。
李海民:近年来,我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自治区和全市营商环境大会精神,聚焦全市打造“五心”(政策最贴心、办事最省心、投资最安心、服务最暖心、生活最舒心)营商环境品牌,以建设“自治区一流营商环境示范区”为目标,紧盯优化个人事项、法人事项服务“两个重点”,抓住政务审批大厅、营商环境行动方案、营商环境调度平台“三个关键”,持续优化政务、市场、社会、法治“四个环境”,从政策扶持、要素保障、企业服务、强化监管等多点发力,全力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凝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连续两年在全市排名第一。
主持人:年初,全市提出打造“五心”营商环境品牌。康巴什区作为市政府所在地,围绕全市“五心”营商环境品牌建设,做了哪些工作?
李海民: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以及企业群众的新期盼、新需求,我区紧扣全市打造“暖城·五心”营商环境品牌,主动加压、对标先进、追赶超越,提出打造“自治区一流营商环境示范区”目标,不断优环境、提效能、强服务。具体来说,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完善规章制度,明确职能职责。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整体统筹,全面谋划。今年以来,我区优化调整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完善工作机构,设7个工作组(政务环境组、市场环境组、法治环境组、社会环境组、监督组、考核组、宣传组),进一步提升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能力。先后印发《打造自治区一流营商环境示范区行动方案》《康巴什区一企一策“服务包”举措复制推广工作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各部门职能职责,压实压细工作责任,为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二是畅通联系机制,推动政企沟通。深入企业问计问需,今年以来,我区召开座谈会8次,开展政企对接“下午茶”2次,“多多评”平台增设“优化营商环境”专栏、搭建“蒙企通”企业诉求平台。同时,公开招募10名“营商环境体验官”,不定期分领域、分行业进行明察暗访,持续畅通政企沟通渠道,截至目前,共收到体验官反馈问题8条,均已全部办结。
三是学习先进经验,补足发展短板。我区先后赴广州、厦门等地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做法,通过对标先进、寻找差距,不段补足优化营商环境短板,今年以来,累计外出学习2次,形成3篇考察学习报告,不断推动我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提质增效。
四是注重总结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在我区官方网站及公众号开设“优化营商环境专栏”,及时做好典型经验、案例的总结梳理和宣传报道。截至目前,共报送典型案例24篇,宣传信息127篇,其中被国家级媒体采编18篇,自治区级媒体采编3篇,市级媒体采编10篇。
主持人:那么,我们又取得了那些成效?
李海民:我区优化营商环境的成效主要体现在: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社会环境四个方面。
一是政务环境更加高效便捷。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1045项政务服务事项,772项已完成电子证照关联;发布“一件事一次办”套餐144项,工程建设相关审批事项实现一网通办,电子证照核发、施工许可缩短至3个工作日办结;创新打造“无证明城市”,目前共梳理144项证明事项,193项证明材料实现免提交。
二是市场环境更加公平开放。精准落实各项惠企政策,今年以来,减免失业保险679.69万元,工伤保险79.02万元,为1家企业8人缓缴社会保险费用10997.46元。全力服务金融实体经济,摸排73家企业融资总需求29.6亿元,收集152个金融产品形成金融“云集市”定期发布;组织召开“金融服务进商圈”、政金企对接会等活动6场次,达成授信意向3900万元。提供优质高效的纳税服务,走访4500余户纳税商户,A级纳税人由120户提升至191户,收集并解决企业问题61个,听取建议6条。严格落实《在市场体系建设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切实保障市场主体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活动。
三是法治环境更加科学规范。出台《关于全面推进民营经济领域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的实施细则》《康巴什区人民法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24条举措》,“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实现全流程线上调解涉企民事案件,切实依法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建立执法人员名录库,做到检查过程全程记录,提升执法规范性。定期调度政府机构、公务员失信行为,在建筑、教育、医疗卫生、市场监管等19个领域开展信用分级分类差异化监管,门户网站开辟政务失信投诉专线,强化政务失信监督。
四是社会环境更具活力。积极开展政企座谈会、“下午茶”等活动,听取企业意见建议、困难问题,帮助企业纾困解难。依托“多多评·码上生活”平台,全面打造“二维码”城市,峰值日点击量突破50万人次。智能网联创新中心总部、现代智慧物流服务平台、数字化产业创新中心等一批服务企业创新发展项目相继落地,数字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出台《康巴什区支持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措施(科创十二条)》《康巴什区支持数字经济加快发展的若干措施》等系列政策,鼓励引导各类创新主体加大研发投入。引进2023年度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专业人才29名,夯实全区高质量发展人才保障。累计组织外出招商48次,拜访优质企业63家,接待来访企业56家,完成签约80项。
主持人:李区长,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采取哪些举措来更好地服务企业和群众?
李海民:下一步,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及区委各项决策部署,拿出攻坚克难的勇气和决心,找对方法和路径,主要是突出“三个聚力”。
一是聚力简政放权,营造“兴商”发展环境。围绕企业和群众需求,在精简审批事项、提高办事效率、优化投资环境上持续发力。不断优化涉企投资和建设项目审批服务,简表单、减材料、优流程,推动“秒报秒批”“智能审批”,实现更多跨部门、跨层级政务服务事项“一件事一次办”。推进政务服务数字变革,推广电子证照、电子档案应用,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推动更多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异地办理、跨省通办。
二是聚力公平正义,夯实“安商”发展保障。聚焦“稳预期、提信心”,全力做到依法办事、保护有力,让市场主体在法治轨道上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专心创业。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破除对市场主体的不合理门槛和限制,避免在相关执法过程中简单化、一刀切。大力提升“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水平,健全有利于各类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创新发展的监管规则,全力打造公平有序的营商环境。
三是聚力提升效能,形成“亲商”浓厚氛围。持续开展市场环境秩序整治行动,全面营造安全、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全力推动国家、自治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和减税降费系列政策措施落地见效,降低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引导金融机构紧盯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和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扎实开展银企对接,分类提供信贷服务。
主持人:非常感谢李区长做客本期在线访谈,也感谢广大网友们的关注,我们下期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