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官方微信

首页>互动>在线访谈>往期回顾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推动高质量发展 实现绿色崛起

——访中共乌审旗委副书记、政府旗长赵飞录

发布时间:2019-10-23 14:16:00      作者:赵飞录      来源:      【  保存
  打印       
分享到:
       

 

    主持人:各位网友,今天我们节目邀请到的是中共乌审旗委副书记、政府旗长赵飞录。赵旗长,您好! 

  赵飞录: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今天,我们邀请赵旗长就生态文明建设和广大网友交流。首先,请您和我们谈谈,地处毛乌素沙地腹部的乌审旗,当时的生态环境状况如何? 

  赵飞录:乌审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生态环境十分恶劣,强度沙化面积占到全旗国土面积的40%。根据1980年的森林资源普查结果显示,森林覆盖率和植被覆盖度仅为7.2%40%。“黄沙滚滚半天来,白天屋里点灯台;行人出门不见路,一半草场沙里埋”“风沙压倒墙,老母猪上了房”,就是当时恶劣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 

  主持人:通过近几十年的建设,乌审旗整体生态情况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赵飞录: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现实,勤劳勇敢的乌审人民没有退缩。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以宝日勒岱为代表的各族干部群众,铲除醉马草、兴建草库伦、植树种草、防沙治沙,造就了闻名全国的“牧区大寨”精神。通过一代一代接力奋斗,全旗生态环境逐步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沙进人退”,到七八十年代的“人沙对峙”、21世纪的“人进沙退”,再到现在的“人沙和谐相处”,全旗沙化和荒漠化整体得到有效遏制、局部实现历史性好转,书写出了一部荒漠化治理的绿色史诗。截至2018年,全旗森林面积达到了576万亩,比1999年增加了259万亩,森林覆盖率和植被覆盖度分别达到了32.9%80%,比1999年提高了13个和30个百分点,全年扬沙天气由八九十年代的25天降为现在的不足10天,空气优良率保持在85%以上,先后荣膺“全国绿化模范旗”“国家园林县城”“中国绿色名县”“中国全面小康生态文明示范县”等称号。 

  主持人:我们都知道生态建设不仅只是植树造林,更重要的还要配套发展林沙产业来拉动经济增长和农牧民增收,乌审旗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发展了哪些林沙产业? 

  赵飞录:近年来,乌审旗在抓好生态建设的同时,不断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路,走出了一条生态良好、产业并进、生活富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了从“防沙治沙”守护生存防线到“管沙用沙”绿富同兴的历史性跨越,成功申报国家沙漠公园和国家湿地公园3处,发展千亩以上造林大户214户,建成千万元以上规模林沙企业3家,培育自治区级重点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1家、国家级专业合作示范社2家,创建和注册“毛乌素”红枣、“博然祥和源”蜂蜜,“苏里格”种苗等一批乌审特色林下经济和林沙产业品牌,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主持人:正如赵旗长谈到的,乌审旗作为典型的沙漠地区,通过多年来的不懈治理,取得了良好成效,那么乌审旗从哪些方面努力,具体推动生态建设工作的? 

  赵飞录:近年来,乌审旗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立旗”战略不动摇,切实加强生态建设与保护,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一是一以贯之地加强生态建设。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脆弱的生态环境,我旗始终把生态建设与保护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牢牢抓在手上。根据不同时期的政策,不断完善生态建设思路,坚持换届不换目标,团结带领全旗各族干部群众开展治沙造林,一届干给一届看、一任接着一任干,60年如一日的绿化家乡。二是扎实推进林业重点项目建设。探索总结退、封、飞、造相结合,生物、工程与管护相配套的措施,组织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自然保护区建设等一大批生态建设重点工程,持续拉动全旗生态网建设。三是引导全民参与建设、参与保护。坚持全民动员开展义务植树,特别是今年“两会”之后,我们迅速谋划了全旗万名干部植树造林活动,集中10天的时间栽种了56万株乔木,用实际行动践行总书记指示精神。同时,通过“掏钱买活树”等方式,激发群众植树造林主动性,发动群众在宜林地、村庄周边、道路两侧以及未利用地块上开展村村绿化活动。 

  主持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重点任务,乌审旗具体是如何打好这一攻坚战役的? 

  赵飞录:乌审旗坚决摒弃“先发展、后保护”的错误观念,在编制各类规划的时候,坚持集中、集聚的原则,避免盲目铺摊子、分散建项目。我们从项目引进的时候就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设置严格的环保准入门槛,落地的大型整装煤矿、中天合创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等都是节能环保水平高、经济效益好的项目。我们在具体的管理中,强调企业要履行环保主体责任,先后建成中煤远兴等5个矿井水深度处理项目,高浓盐水基本实现“零排放”和资源化利用;天然气钻井“泥浆不落地”全面实施;畜禽粪污基本实现资源化利用;坚决关停了全部的15家黏土砖厂。 

  主持人:我们都知道,在全面推进生态建设过程中,必须要有严格的执法监督,才能保障生态建设长期稳定发展下去,乌审旗具体是如何推动这项工作的? 

  赵飞录:我们深知良好生态环境需要建设更需要管护。因此在具体工作中我旗始终坚持严格执法监督,对漠视法律、破坏生态环境的责任人依法处罚。我们聘请了900多名护林员和草原管护员,组织建立旗、苏木镇和嘎查村三级执法监管体系,加大对毁林开垦、违法占用草地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所有问题限期整改到位。大力开展河湖“清四乱”行动,加强对河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防护和管理。切实用最严格的监管守护好乌审的地绿天蓝水净。 

  主持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请赵旗长介绍一下,乌审旗将如何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新时代实现绿色崛起? 

  赵飞录: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我们全面做好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们将努力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为“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做出积极贡献。一是突出生态文明的战略定位。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内蒙古时强调:内蒙古生态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全区各族群众生存和发展,而且关系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自觉服务于构建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大局,把生态建设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牢牢抓紧。二是准确把握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曾告诫我们: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从根本上讲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不能因为经济发展遇到一点困难,就开始动铺摊子上项目、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念头,甚至想方设法突破生态保护红线。因此,去年以来我旗重新划定了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划定总面积884.5平方公里,重要的河流、湖泊、湿地、公益林、自然保护区全部纳入红线范围,切实加强管理保护并严格用途管制。今后,我们将以提升质量和效益为路径加快转型升级步伐,解决好矿井水和一般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农牧业面源污染防治、城市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等突出环境问题,大力推进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切实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三是坚定不移加强生态建设与保护。我们将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继承和弘扬“牧区大寨”精神,把生态建设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和基础性工程,团结带领各族干部群众,认真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等重点项目,开展“我为乌审种棵树”“小手拉大手”等各类活动,使植树造林和保护生态成为每位乌审人根深蒂固的自觉习惯,让绿色乌审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谢赵旗长做客在线访谈,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乌审旗生态建设的不凡历程,也感谢广大网友的收看,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转载声明:转载请注明出处并做回链

主办: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

承办:鄂尔多斯市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1506000004     蒙ICP17002409号-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7-8581170(工作时间)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 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

邮箱:ordosxxbs@163.com

   蒙公网安备 15060302000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