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在纪念全世界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盛大节日之际,我市智慧政务平台,于5月1日0时正式上线试运行。标志着我市政府转变职能,深化改革,简政放权,优化服务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是我市2016年深化改革又一亮点工程。
我市作为自治区首批国家级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地区之一,近年来,我市立足于政府职能转变,全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创新政务服务管理,并建设以“互联网+政务服务”为核心的智慧政务,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推进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传统政务服务向现代政务服务转变。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减少权力寻租空间,打造现代化服务型政府。通过信息、数字等的交互,实现政务服务的最优化、及时化供给。全力推进把鄂尔多斯市建设成中国西部地区政务服务效率最高、成本最低、服务最优城市目标的实现。 市政府副秘书长政务服务中心主任韩玉光介绍说:我市智慧政务网络信息平台,于2015年12月开始建设,以市民综合服务中心为平台,以信息技术为支撑,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政务服务模式,从群众最关心最需要的地方入手,着力攻克“办事难、办事繁”困境。建设集信息公开、网上办事、效能监察、便民服务于一体,覆盖市、旗区、苏木乡镇(街道)、嘎查村(社区)三级政府服务平台,四级政务服务网络,实现全市一网通办。开启从“群众跑腿”到“数据跑路”的政务服务新模式。平台建设采用“112+N”模式,即“一网、一库、两平台和多终端”。一网是以服务企业和民生为主线,围绕公开服务与互动建设的政务服务网,实现各级各类服务一网全市通办;一库是基于大数据建设的信息资源库,对各部门政务相关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在政务服务过程中提供信息验证、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为政府主动推送服务提供支撑,为决策分析提供依据;两平台是承载核心业务处理的政务服务管理平台和便民服务应用平台,打造“单一窗口”与“全市通办”的服务管理模式;多终端包括电脑、手机、自助机、电视、电话等,打造多终端立体化的便民服务体系。 据介绍,我市智慧政务建设工作体现了五大创新,一是推进了政务服务管理的制度创新。让互联网形成的新制度管人、管事,创建权责一致、监察高效的制度新体系。二是践行群众路线、“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的实践创新。打通服务基层“最后一公里”瓶颈,拉近了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公众福祉。三是扶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动力创新。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办事期限,降低了行政成本和群众办事成本,优化了发展环境,真正实现为企业“松绑减负”,激发市场活力,调动大众创业积极性,释放改革红利。四是建设法治政府的手段创新。以权责清单和负面清单为基础,推进行政权力网上运行公开化、业务流程规范化,用法律和标准再造权力运行,使政府部门和公职人员“有权而不能任性”,促使政府部门权责重构。五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监督创新。智慧政务服务平台将各级政府部门的审批服务事项及便民服务事项全部纳入,对各单位办理情况、群众投诉情况进行网上适时在线监察,促使政府部门实现勤政廉政、依法办事,从源头上预防腐败。 在智慧政务项目建设中,我市在全自治区率先全面推行“单一窗口”制度建设和管理模式,将原来六十多个部门120多个小窗口整合成市场准入、基本建设、农牧业产业、社会事业保障五个综合单一大窗口。让企业和群众“推开一扇门、到一个窗口、见一位工作人员、递一份材料、办成一揽子事”。实现多元化服务,使服务更优化、流程更简单、运行更畅通。截至目前,各单位在权力清单梳理过程中勾选了“可网上办理”事项240项,涉及部门24个。在联通市旗区乡镇苏木嘎查社区三级平台四级网络工作中,已与东胜、达旗、准旗确定了7个试点苏木(乡镇街道)的9个嗄查(村社区)。 “鄂尔多斯市智慧政务网络信息平台的建成开通,是全自治区首个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把市与各旗(区)进行一体化设计和建设,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这一全新模式的大胆实践,使我市在转变政府职能的征程上迈出了坚实一步,是我市深化改革、简政放权、优化服务的重大突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通过智慧政务的广泛实践,使我市迅速形成市、旗(区)、苏木(乡镇、街道)、嘎查(村社区)三级政府服务平台和四级公共服务体系。这不仅大大提升了我市各级政府部门向社会提供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也使我市步入了全国地市级政务服务智能化建设的先进行列!”韩玉光说。(鄂尔多斯日报 记者尚铁兵 图片来源:市政府办公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