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水,总是在不经意间流逝,一段难忘的经历却能留下永恒的回忆。来到七份子村担任第一书记三个月了,虽然条件艰苦、工作忙碌,虽然远离市区、远离家人,但想起在乡间地头经历的一段段往事,想起那些因我们的努力而微笑的乡亲们,心里总是有满满的幸福感。参加工作快三十年,党龄也有26年,从未有过如此难忘的记忆,只因一年多来的驻村工作,让我深深领悟到共产党员的责任,领悟到为人民服务的真谛。
2018年3月,我受组织委派,光荣地成为驻村工作队一员,今年3月又担任七份子村第一书记。尽管已经做好思想准备,但村里艰苦的条件还是让我们感受深刻。一套租来的不到60平米民房,却是五名驻村干部办公、住宿的全部空间。客厅是办公室,两间卧室住下四条壮汉,还有一人只能睡办公室角落里的床,大家都是四五十岁的人了,晚上互相打扰,很难睡个安稳觉。当地属于风口,冬天气温常在零下20度左右,村里没有集中供暖,我们只能像村民一样烧煤取暖,每天必做的事就是砸煤、运煤、烧锅炉。饶是如此,冬天屋子里的气温也就七八度,晚上大家聚在一起看电视,尽管披上大衣、穿上棉裤,还是全身生冷,双脚一会儿就冻得麻木。之前大家在城市里工作,每天都能按时回家。从事驻村工作后,周末才能和家人团聚。起初,爱人和孩子都发过牢骚,“你也是50来岁的人了,这么折腾图啥”,我这样告诉她们,“这不是折腾,这是在履行党员的义务。咱们日子过好了,可想想那些还在贫困线上挣扎的老乡们,就不该为他们做些什么吗?”
七份子村虽然总体条件不错,绝大部分耕地是水浇地,但还是有部分乡亲由于患病、缺乏劳动力等原因长期贫困。如何做好扶贫工作,我是这么想的,扶贫工作首先要体现在脚底板上,只有做好贫困家庭的调查摸底,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帮扶措施。初到七份子村,我们首要工作就是对全村贫困户进行入户走访,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先后走访全村2014年—2018年以来确定的贫困户35户86人,为贫困户建档立卡,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把走访入户列为驻村工作常态机制,按照每月至少一次入户的制度规定,及时了解贫困家庭的困难与诉求,在第一时间帮他们解决困难。
扶贫工作要放在心上。贫困家庭情况不同、贫困原因不同,帮扶方式也要因势利导,要用心考虑他们的难处,切身实地为他们着想。就拿贫困户云忠厚老人来说,儿子在外地打工,两个女儿外嫁他乡,老两口身边无人照顾,还有病在身,还要承担每月四五百元的药费,生活很困难。对这样的家庭,我们就要时常关心、频繁走访,有困难就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比如联系购买化肥、农药,入冬前帮他们买好一冬用的生活用煤,没事就坐在炕上陪老人们聊聊天、唠唠家常,说点让他们开心的话。去年春节前,我们为云忠厚等贫困户申请医疗救助金1000元,在初春青黄不接的时候给他们送去大米、白面和食用油,帮助他们解决燃眉之急。每次看见我们,云忠厚老人总是把笑容挂在脸上,经常开心地对我说到,“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党派来的好干部”。为了感谢我们,云忠厚特地把土鸡送到驻村办公室里,硬要我们收下。实在不好拒绝他的一番情谊,我就告诉他,“你的心意我们领了,但我们是党员,必须遵守党的群众纪律,这只鸡就算是我们买的,钱你一定要收下”。于是,我拿出200块钱算作为买鸡的钱,又送给他两瓶从家乡带来的好酒,让他高高兴兴地离开。这些淳朴、善良的乡亲们,虽然生活困难,可在他们心中,却对党的好政策、对国家的帮扶有着浓浓的感恩之情。看着他们挂在脸上的真诚笑容,我一次又一次地对自己说,“不管再苦再累,一定要帮助老乡们把日子过好!”
干好扶贫工作,关键要体现在行动上,要为贫困户们解决实际困难。刘三宽是村子里有名的贫困户,他患有肾功能综合症,每年仅医药费就要花费30万元,还要经常到北京接受治疗。虽然有党的好政策,刘三宽也享受上了农村医保,看病、抓药可直接免除90%的费用,但剩余部分以及去北京看病的路费、住宿费也是很大的花销,家里还有两个正在上学的孩子,困难程度在全村也属罕见。为了帮助他提高收入,我建议他多养鸡、多种西瓜。去年7月西瓜成熟前,我专门写了一篇《购西瓜、献爱心》的爱心倡议书,在全市法院微信公众号、信息平台广泛传播,全市两级法院干警纷纷响应,9万余斤西瓜全部销售一空,仅此一项就为刘三宽家增收7万余元。为帮助他销售自家饲养的土鸡,我动用私人关系,给同学、朋友、同事、熟人挨个打电话,问他们是否需要购买土鸡。联系好买主后,又利用周末回家时间,开着自己的车把定好的土鸡运到市区,逐一送到买主家中。那段时间,邻居们每周都能看见我拉着土鸡回家,总是和我开玩笑说,“老哥,怎么去农村扶贫干上副业,当起养鸡专业户了?”靠着种瓜和养鸡,刘三宽家去年实现毛收入12万元,解决了生活困难。今年开春,我们联系政府帮助他家新建房屋,我为他家添置了彩电、沙发等家具家电,让他早日迁入新居。
2019年元旦,我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新年贺词时,惊喜地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在贺词中特意向我们驻村干部问好,“我时常牵挂着奋战在脱贫一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