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支撑发展,发展造就人才。近年来,乌审旗人民医院坚持“人才兴院,改革强院”办院方针,把人才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发挥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突破和先导作用,通过实施“带薪读研”计划,着力破解高层次人才难引难留问题,在人才政策创新、平台载体建设等方面,都迈出了新步伐、取得了新成效。
创新人才政策,本土人才快速成长
医疗卫生领域高层次人才难引难留问题,在基层医疗机构尤为明显,用活用好公立医院用人自主权,加大本土人才培育是破解基层医院“人才难题”的关键一招。乌审旗人民医院建立“带薪读研”计划,配套学费报销、带薪学习、保留职位等多项举措,全力支持院内年轻骨干医师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创新、灵活的人才政策让医院实现了硕士医师“从无到有”的突破。
特别是2020年以来,医院进一步加大了“带薪读研”支持力度,硕士医师三年培养经费投入达到27万元/人,有效激发优秀医师深造学习的积极性,医院“学、比、赶、超”氛围浓厚,硕士医师专业领域完成了“从单一到丰富”的进阶。截至2021年7月,“带薪读研”计划培养硕士医师达到7人,专业涵盖了麻醉学、儿科、神经病学、重症医学、全科医学、外科学、妇产科学等重点学科,为医院下一步学科建设和人才梯队搭建提供有力保障。
搭建高水平学习平台,人才培育良性循环。
用政策留人,可以留一时;用事业留人,方可留一世。基层医院普遍存在的病源少、病种单一、技术水平不高等问题,是限制高层次人才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高层次人才长期留院工作的重要原因之一。乌审旗人民医院积极拓展与自治区内外知名医院合作联系,搭建高水平学习进修平台,如与南京市第一医院共建人才培训基地,加入内蒙古附院高层医疗协同体、积极参与市卫健委高端人才培训计划等,年外派中长期进修人员20人;组建高水平带教师资,年邀请三甲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国务院津贴专家等高端人才来院坐诊、手术带教超过80人次,形成了“月月有专家”的工作格局。
在内外人才的互动协作下,2020年以来,乌审旗人民医院新建呼吸与危重症科、疼痛科等,学科建设更加完善;内镜科快速成长,年业务量实现翻翻;口腔科、眼耳鼻喉科分立运行,学科建设更加精细化。良好活跃的学习交流环境,让高层次人才返院后能够继续保持高水平,在不断提升自我的中,持续服务基层、回馈家乡。
带薪读研,带着的是家乡群众期盼,读出的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密码”。乌审旗人民医院将抢抓改革机遇,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开展更加广阔的合作交流,为本土医疗卫生人才培养营造良好生态,助推医院向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地做好健康乌审的建设者、基层卫生事业发展的贡献者、绿色乌审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