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放管服”改革决策部署,坚持推进服务下沉、保障下移,促进基层政务公开、服务、治理融合发展,不断完善便民服务体系,整合服务资源、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效能,全面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向基层延伸,打通服务农牧民“最后一公里”,实现基层群众办事“零距离”。
一是构建旗镇村三级便民服务体系,打造基层群众“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新格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期三年(2020年-2022年)的苏木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及嘎查村(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点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行动,进一步统一机构名称,规范服务事项,完善服务功能,强化基础建设,健全服务机制,着力搭建覆盖市、旗区、苏木乡镇(街道)、嘎查村(社区)的四级政务服务体系。目前全市已建成77个苏木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714个嘎查村(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点,覆盖率达到80%,农牧民群众可跨行政区域,就近到便民服务代办点办理审批和服务事项,切实将便民服务送至农牧民家门口。鄂托克前旗推动城川、敖勒召其镇、三道泉则村等便民服务中心、代办点标准化建设,打造了“30公里辐射、15分钟到达”的便民服务圈。
二是推动资源下沉,依法为基层放权赋能,确保基层事情基层办。以深化苏木乡镇(街道)改革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为契机,全面梳理赋予苏木乡镇(街道)行政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整合审批服务资源,将与农牧民群众密切相关的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纳入苏木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办理。目前,全市454项政务服务事项进驻便民服务中心集中办理。按照“便于工作、利于服务”的原则,推进水电气暖、医保、社保等183项高频公共服务事项进驻嘎查村(社区)服务站点开展代缴代办服务,同时纳入了综治维稳、司法调解、信访接待等服务,逐步为群众提供全方位便民服务。
三是推动网上服务向乡镇延伸,逐步实现“互联网+政务服务”基层全覆盖。我市自主研发的智慧政务云平台与国家、自治区平台实现有效对接,实现自治区到嘎查村(社区)五级联动,政务服务网络目前已覆盖全市9个旗(区)、75个苏木乡镇(街道)、516个嘎查村(社区)。达拉特旗在全旗范围内试行医保“不见面”报销,通过线上数据跑路,线下快递送达和全程代办形式,实现“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路”。鄂托克旗创新开展不动产登记与水电气暖部门联办、“一站式”办理,通过智能化改造、人工抄表等方式,推动供水缴费网上办理。
四是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让基层群众办事更顺畅、更方便。依托内蒙古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指导苏木乡镇(街道)积极认领赋权事项,编制实施清单。伊金霍洛旗、康巴什区相继开展集中办公,全面梳理赋权事项,编制办事指南。东胜区为45个村(社区)集中编制各类事项办事指南。制定AB岗工作制、限时办结制度、一次性告知和首问责任制度,积极推行帮办代办,多渠道、多途径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准格尔旗、乌审旗加大力度推进嘎查村(社区)帮办代办服务模式,指导设立帮办代办窗口,制定代办工作制度,乌审旗组建了“扎木齐”帮办代办队伍。杭锦旗各嘎查村(社区)“两委”成员、包村干部、驻村工作队成员中,择优选聘了一批“便民服务代办员”,帮助群众代办便民服务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