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舍壕村位于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幸福街道,是典型的城郊结合村,基础设施差、村民收入低一直是格舍壕的“难言之隐”,2021年集中换届后,村“两委”决定通过持续提升村级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来解决农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一、用活用好集体经济,让村民享受发展红利
能带领村民群众过上好日子。为了解决服务群众的难题,2021年村里建立党员全员包联、全时服务,形成农村全面网格化治理的“三全一网”工作体系,全面开展群众工作。
在全村党员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村里的矛盾得到了缓解,村“两委”在做群众工作的同时,也了解到一些深层次的原因,主要是村民没了土地,居住环境也不如城里,所以引发辖区村民的不满情绪。了解到问题的关键点后,村“两委”转变了工作思路,决定依靠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村民增收致富。找到“堵点”,“疏通”成了关键,村“两委”决定联合村里的养殖户,一起做点“小生意”,通过“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并将集体经济收益用于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
“在为民办实事的基础上,我们又投入38万元,为14户村民新建乡村水泥路一条,路灯30盏。为赵家沟社12户居民安装路灯48盏,进一步改善了村居环境,努力做到一手抓服务、一手抓产业,真正把党建引领格舍壕村发展时刻放在心上、紧紧抓在手上”格舍壕村党支部书记刘平说。
二、发挥城郊区位优势,让群众实现居家就业
在完善基层设施的同时,村“两委”积极利用辖区内含村庄、农舍、田野和山地的地貌特色,联合18家农户组建餐饮协会,打造城郊半小时餐饮圈,大力发展本地红公鸡为主的农家乐生态餐饮经济。
“我们的鸡、羊、猪都是本村村民自己养的,菜也是自己种的,就想让大家吃上无污染的纯有机农家饭菜,而且我们用农村习俗招待客人,大家都说有一种回老家的感觉”开农家乐的村民李金良说。
倪家梁社农家乐运营以来,给村里增加了30余个就业岗位,户均收入达8万元每年,优美宜居的乡村环境、不出家门就能挣钱的便利让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三、积极践行抱团发展,不断提升服务群众水平
一盘红公鸡烹饪一个产业链条,是格舍壕的真实写照,但怎样才能做好服务更多的群众呢?由区委组织部推行的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困难共帮的联合党委行动让村里看到了发展方向。
2023年幸福街道创新工作路径出台《幸福街道发展壮大村社区集体经济基层创新行动实施方案》,整合1个村和7个社区的力量,注册村社区集体经济公司,从一个个小微项目点的引进入手,不断完善集体经济的产业互动链条,为后续提高服务群众工作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2年以来,东胜区镇村共实施集体经济项目115个,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1941.73万,同比“翻一番”,7个标杆村突破百万元,实现了村集体经济总量增长、质量提高、实力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