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夏日的微风拂过鄂尔多斯高原,一场关于羊绒羊毛的产业盛宴盛大启幕。7月18日,以“绒链全球·智赋未来”为主题的第八届中国(鄂尔多斯)国际羊绒羊毛展览会,在东胜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启幕。这不仅仅是一场行业的盛会,更是一座有着“暖城”之誉的城市,以其最温暖的纤维——羊绒为纽带,向世界展开一幅融合传统底蕴与前沿创新的壮阔画卷。
展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纺织大学党委书记徐卫林向国际客商诠释这座“暖城”的天然禀赋:鄂尔多斯空气洁净、绿色植被覆盖度高,优美的环境造就了品质最优的羊绒。
暖城天赋造就了“温暖全世界”的品牌温度和城市亮度。
在鄂尔多斯,每一根看似纤细柔弱的羊绒,都承载着鄂尔多斯高原独特的馈赠——北纬37°的干旱少雨滋养了硬核草场,孕育出了珍稀的阿尔巴斯绒山羊。它们身上产出的羊绒,平均细度仅14.5微米,长度达36毫米以上,被誉为“软黄金”。这卓越的源头品质,是鄂尔多斯敢于向“世界绒都”迈进的坚实根基。
“智赋未来”,并非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本届展览会上生动跳动的脉搏。在成果发布活动现场,“阿绒羊芯一号”——全球首款阿尔巴斯绒山羊基因育种芯片引人注目;先进的自动化抓绒设备让古老的人工抓绒场景渐成历史;亮相的新型功能化羊绒针织纱技术为染色环节提供了绿色解法。
正如在现场分享见解的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会长刘家强所言:“鄂尔多斯持续发挥资源禀赋与能源优势,积极拥抱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新模式,转化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不断提升先进制造水平,鄂尔多斯羊绒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标志性产业,世界好羊绒源自鄂尔多斯。”
展会做“媒”,为鄂尔多斯市构筑世界级羊绒产业集聚更广泛的智慧、搭建更通达的赛道。
立足当下,面向未来,徐卫林认为,“鄂尔多斯”品牌国际影响力非常大,要发挥品牌、资源优势,把展览会作为推动中国羊绒产业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的关键引擎,不断深化政、地、企、学、研协同,围绕羊绒羊毛创新链,精准布局产业链、政策链、人才链,为鄂尔多斯加速挺进“世界绒都”增添动力。
专家献策,创新增色。以此次展览会为载体,鄂尔多斯正以实际行动勾勒羊绒羊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清晰路径,凭借全链条优势、科技创新和文化赋能,向着“世界绒都”加速迈进,让“暖城”的IP随着温暖的羊绒传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