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会被刺鼻的焦味呛醒,一连串喷嚏打下来,睡意全无。”回想起初到棋盘井的那几年,呼鹏最大的“槽点”就是缺觉。
2018年,呼鹏来到鄂托克经济开发区棋盘井产业园,创办了鄂尔多斯市祥诺机电有限公司,主营工业级中央空调的安装调试和维护。此前,呼鹏曾在浙江、上海等地工作生活了7年,南北空气质量的差异让他很难适应。
棋盘井蒙西地区煤炭、能源、焦化、钢铁、水泥等产业高度集中,是产业集群升级的重要载体,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很大影响,一度让干部群众苦不堪言:“不敢穿白衬衣,不到半天就会变成灰衬衣。”
近年来,鄂托克旗全力打响蓝天保卫战,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源头和系统治理,空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2022年,棋盘井园区空气优良天数比率83.5%,同比上升8.7%。呼鹏能安睡一整晚,也是在这一年,他说:“夏天还能打开窗户通通风,几乎闻不到异味。”
呼鹏宿舍附近的棋盘井西街,扫路车每天经过。司机李广义每天清晨3点开始扫路,一直工作到7点。从去年开始,李广义发现扫路车的垃圾箱“变大了”——过去不到2天就扫满一箱尘土,现在3天还能空出一小截。他还注意到,路边停放的私家车也干净了不少,“车身上的尘土没以前厚了。”
2022年,鄂托克旗引进第三方专业团队——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作为当地的“环保管家”,针对全域环境问题,提供全方位排查、点对点服务、信息化推进、根本性治理等一站式环保托管服务,进一步增强鄂托克旗在矿山生态环境、污染物减排、环境风险管控等领域的治理能力。
马社霞博士是“环保管家”团队的专家之一,研究方向正是大气污染防治。经过她的初步测算,棋盘井地区空质量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一手抓源头治理,一手抓体验提升。”马博士准备建议鄂托克旗政府开展VOCs(挥发性有机物)在线监测和人群健康风险评估,“将异味空气对健康的影响数据化,为地方党委政府提供更为精准的决策参考。”
鄂托克旗进驻了“环保管家”,还上新了“全屋智能”——“五基”协同监测体系——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创新建立的集天基卫星、空基遥感、航空无人机、移动监测车和地面观测五种手段为一体的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环境立体遥感监测体系。
作为国内首家应用该监测体系的旗县,鄂托克旗通过已安装的2套VOCs定位监测设备、2台激光雷达设备、20个空气自动监测微型站、塔基“卫星”以及天基卫星、走航巡护等,基本摸清了棋盘井蒙西地区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物的排放热点区域,同时开展了颗粒物高空垂直传输监测,为污染防治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撑。
空气指标向好,群众幸福感也随之提升。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家门,参与到慢跑、打球、跳广场舞等户外运动中。“蓝天白云多了许多,晚上繁星也多了许多。”正在读小学五年级的周恬旭在日记里这样写道。
新闻多一点
2022年8月,鄂托克旗启动环保管家服务,9月初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派出专业技术团队正式入驻。通过走航监测、现场调研及数据分析,形成走航监测问题整改清单、PM10和PM2.5溯源分析等7项初步成果,并配合制定精准管控方案。截至目前,棋盘井地区PM2.5、PM10浓度同比下降11%和14%;蒙西工业园区PM2.5浓度同比下降10%。
鄂托克旗利用天基卫星开展过去10年棋盘井蒙西地区PM2.5浓度数据回溯,识别本地排放重点区域并初步估算周边区域对本地污染的传输贡献。在此基础上,安装布设了塔基“卫星”,以5km—8km为半径,扫描识别本地颗粒物和臭氧及其前体物的高值点位,将问题线索提供给走航巡护,进一步精准溯源到具体企业,有力支撑科学治污、精准治污。
让好空气“常在”
让好生态“常驻”
好空气无形无色,但依然能“看得见”。它是跳动上升着的优良天数,是澄澈蓝天下的朵朵白云,是静谧夜空中的璀璨繁星,是纤尘不染的窗几,是缤纷多姿的衣衫,是人民群众的笑颜……
“看得见”的美好背后是更多“看不见”的努力付出。近年来,鄂尔多斯市紧紧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扎实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开展决战决胜污染防治攻坚战十大行动实施方案》,率先在全自治区颁布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大气污染防治、水源地保护、绿色矿山建设等地方性法规,逐步形成生态环境领域一系列可推广、可复制的“鄂尔多斯智慧”和“鄂尔多斯经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更是人民群众的幸福靠山。面对新发展阶段生态环境保护的时代考题,鄂尔多斯人只有继续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用实际行动守卫“鄂尔多斯蓝”“鄂尔多斯绿”,才能让好空气“常在”,让好生态“常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