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隆隆,轰隆隆……机器轰鸣声中,一根根秸秆和废弃木头被破碎后,经过筛选、除土、压制等程序,变成生物质燃料颗粒。这个“变废为宝”的过程,每天都在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恩格贝镇乌兰村的村集体经济项目——乌兰生物质颗粒加工厂上演。
“以前,村里的秸秆利用率很低,还有一些枯死的树木、废弃木头也随意堆放,影响村容村貌。现在好了,工厂不仅带来经济收入,还为人居环境整治出了一份力。”乌兰村驻村第一书记刘亚楼指着轰轰作响的加工机器说,“我们优先录用脱贫户来加工厂工作,带动周边村民就业。”
“可别小瞧这个厂子,效益好得很。2022年是加工厂投产第一年,我家当年就收到1000元的分红,这个加工厂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乌兰村脱贫户杨四埃乐呵呵地说。
杨四埃自己在外打工能挣钱,还有村里集体经济带来的分红。在各种好政策的帮扶下,家里的增收项目越来越多,收入节节攀升,杨四埃过上了以前从未想过的小康生活。
村民日子越来越好,村庄也越来越美。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农家小院宁静温馨,柏油马路平整宽敞……如今,乌兰村“美丽乡村”建设也进入了快车道,水、电、路、气、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脏乱差”变成了“绿净美”,新风尚、新思想也在改变着新农人的生活形态。
村民杨飞荣感慨:“这几年村子的变化真大,我们再也不‘土’了。现在,打扫卫生成了每天的‘必修课’。环境好了,我们的心情也敞亮!”
乡村“外在美”与“内在美”兼具,村民“生活美”与“环境美”同享,小康生活“内外”兼修。乌兰村通过精心组织、多措并举,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积极拓宽村民增收渠道,改善乡村面貌,打造幸福宜居村落。目前,该村已经成功打造了支柱性产业,村集体经济收入也从原来的5万元增加到现在的22万元。
无数个脱贫致富的“杨四埃”、无数个村美人富的“乌兰村”串联成一幅奔小康的美好图景。
(据《内蒙古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