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来,鄂托克旗重点围绕产业、教育、健康、住房、金融和政策兜底六方面,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开展工作,让贫困户生病有救助、子女有学上、养老有保障、遇灾有补偿,实实在在的享受到扶贫政策成果。
一是坚持产业脱贫第一抓手。按照产业脱贫规划,制定年度实施方案,扎实推动产业脱贫。第一,强化政策支持。今年对有劳动能力,具备产业发展条件的13户32名贫困人口,按照每户1.5万元的标准,落实资金19.5万元,主要用于牲畜调购、棚圈建设等产业发展。第二,实施整村扶持。在市里确定7个脱贫攻坚重点嘎查村的基础上,鄂托克旗又确定了8个旗级脱贫攻坚重点嘎查村,每个嘎查村投入20万元产业扶持资金,后续推进16个嘎查村,投入产业扶持资金948.6万元,涵盖贫困户879人,占贫困人口总数的91%。通过“合作组织+党支部+贫困户”模式,重点发展阿尔巴斯白绒山羊、肉牛、生猪土鸡养殖和优质牧草种植,以及“农牧家乐”、乡村旅游等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第三,深化利益联结。通过“企业+基地+贫困户”“支部+贫困户”“支部+合作组织+贫困户”合作模式,采取土地草牧场流转、托管、入股分红和提供就业等形式,释放财产红利,提高“造血”功能。例如,乌兰镇帮助58户贫困户与嘉远公司签订订单销售合同,托底解决牛、羊、猪等畜产品“卖难”问题;棋盘井镇通过与伊吉汗羊绒公司实施绒山羊保种细化项目,助力27户贫困户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蒙西镇鼓励扶持农牧户发展黑猪黑驴养殖、沿黄稻田养蟹等产业,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木凯淖尔镇全面推广绿色生态土鸡“六统一分”养殖模式,保底销售,规模突破10万只,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阿尔巴斯苏木、苏米图苏木推行“扶贫滚动羊、滚动牛”模式,免费提供优质基础母畜,帮助贫困户扩大养殖规模。
二是切实加强教育脱贫保障。对涉及教育扶贫的87户108人,继续落实旗级贫困学生补贴政策,即幼儿园阶段每人每年补贴3000元,小学阶段每人每年补贴1000元,初中阶段每人每年补贴1500元,高中阶段每人每年补贴2000元,专科、本科、研究生每人每年分别补贴3000元、4000元和5000元,从源头上遏制因学返贫问题。2018年,已兑付教育扶持资金20.95万元,其中为新识别贫困户兑付5.5万元。
三是精准落实健康扶贫政策。制定出台《建档立卡贫困户健康扶贫兜底政策方案》,形成健康扶贫“六重”保障体系。第一,建立“一站式”结算服务。旗直医疗机构和苏木镇卫生院全部实现了“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服务。建立了“健康扶贫一站式报销系统”,提高办事效率,实现信息共享,贫困户实际报销比例达到92.7%,个人年自付不超过5000元。今年以来医疗报销1732人次、报销费用195万元。第二,落实“三个一批”行动计划。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大病”患者集中救治;对“慢性病”患者由旗直医疗机构、苏木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和乡村医生组成家庭医生团队,每月开展“送医配药”一次,并进行健康教育和健康指导,“慢性病”患者签约服务率达到100%;对“重病”患者予以兜底保障。第三,开展健康体检。对2016年以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按照每人300元的标准开展健康体检,目前完成体检884人,完成了93%。第四,开展签约服务。家庭医生与贫困户签约服务率达到100%。制定发放了导医手册、健康扶贫政策宣传册,引导贫困户到正规医疗服务机构就医、购药,并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配备了“健康扶贫小药箱”。
四是提高安全住房保障。完善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政策,通过思想宣传、完善基础设施配套等措施,改善易地搬迁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解决入住率不高问题。对贫困户住房情况摸底排查、逐户认定,今年新确定实施危房改造13户23人,其中2018年5户11人,目前13户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并对贫困户住房全部进行了安全住房鉴定并出具鉴定书,确保贫困户住上了安全住房。同时,对丧失劳动能力、年龄偏大和不愿改造危房的贫困户,引导入住幸福互助院。
五是精准落实保障兜底。落实低保识别线和贫困识别线“两线合一”政策,将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贫困人口有序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实现政策性脱贫,目前35户64名贫困人口纳入了民政低保。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部分,医保参保率达到100%。进一步完善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缴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给予200至1000元的补贴。对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力的贫困户,按照每人1200元至1500元的标准进行差额救助。2018年,兑付兜底保障资金25.52万元,其中为新识别贫困户兑付9.87万元。
六是精准实施金融扶贫。制定出台金融助推精准脱贫三年行动方案,大力实施金融扶贫富农贷项目,结合贫困户产业发展、春耕备耕、优质种畜购买、基础设施建设等,通过免担保、免抵押和全额贴息等措施,为每户贫困户发放3—5万元的贷款。目前,为63户贫困户累计发放金融扶贫贷款193万元,无贷款逾期现象。
七是精准落实生态扶贫。以贫困人口参与林业生态工程增加收益为重点,在木凯淖尔村等脱贫攻坚重点区域实施林业工程11.57万亩,吸纳8名贫困人口为公益林管护员,因地制宜落实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补偿、灌木平茬等政策,林业政策惠及贫困户206户,兑付补贴资金92.23万元。
八是稳步推进电商扶贫。借力旗电子商务创业园,依托便民超市设立农村牧区电商物流配送服务站,与本地商户和快递公司建立联盟体系,帮助销售农畜产品,为贫困户免费或半价配送日用百货、农资等生产生活用品,为打通服务农村牧区“最后一公里”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