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杭锦大地风和日丽,金黄一片。走进杭锦旗塔然高勒管委会乌定补拉格村,乡亲们忙里忙外,到处都是一派丰收的景象。村支书周根喜滋滋地对记者说:“自打村里来了驻村工作队,我们这个村庄可是有了大变化,生活越来越富裕,日子越过越好……”
今年3月,市经信委和杭锦旗几个部门组成驻村工作队对乌定补拉格村开展精准扶贫定点帮扶以来,工作队融入群众,找准症结,破解难题,以产业脱贫为突破口,始终坚持“全力帮扶,精准扶贫”的理念,千方百计办实事,让昔日的贫困山村焕发出了勃勃生机。近日记者走进这个远离城市的村庄,见证其脱贫路上发生的巨变。
黑毛驴拉起大产业
11月14日,乌定补拉格村迎来了一件喜事,首批260头黑毛驴入住乌定补拉格村养驴基地,村民们争相来看“热闹”。黑毛驴养殖到底能不能挣钱?一时间,在乌定补拉格村炸开了锅。这,意味着村里除黑蘑菇种植成功外,又一项产业开始启动,预示着该村产业脱贫致富又迈出了新步伐。
乌定补拉格村素有养驴的传统,当地的农耕生产需求和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以及当地盛产的梭巴草(羊不吃,驴喜欢吃),为发展毛驴养殖业创造了条件。但传统的养殖方式并不能给村民带来梦想中的“丰厚”,如何让这传统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增强他们脱贫致富的勇气和能力,这是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哈斯其劳和村“两委”一直思考的问题。
今年春天在上级领导指导下,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经反复研究论证,并先后赴山东、赤峰等地实地考察规模化养驴产业。最终认为发展黑毛驴特色养殖符合本地实际,效益较高,风险较小,市场前景较为广阔。决定在乌定补拉格村建设肉驴养殖基地,并以基地为依托辐射带动周边农牧户和其他乡镇散户养殖,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养殖。
“养黑毛驴省时、省事、省力,不用跟人,白天放出去,晚上放进一捆草料就行,而且全身是宝,驴皮可以熬胶,驴奶是很好的奶源,收益好。”该村8社社长王玉忠说。王玉忠有多年的养驴经验,现在他家养着4头黑毛驴,春天卖了两头驴驹子收入近万元,这几年每年他家卖驴收入就2万多元。“以前养黑毛驴每年配种要到东胜区泊江海子镇,现在村里有了养殖场,以后可是方便多了。”
“先把蛋糕做大,再把蛋糕切好,利益联结机制是打造‘肉驴产业’的关键。让村民、贫困户能在各个链条环节上获益。”村支书周根说,“我们将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农牧户+贫困户’模式,建立起企业与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今年公司计划到年底引进黑毛驴1000头,通过持续引种、自繁自养等措施,争取3年内肉驴存栏量达到3000头。”鄂尔多斯市华博晟宇蒙驴牧业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告诉记者,“企业以‘放母收驹’方式带动当地贫困户养殖毛驴,免费向贫困户提供基础母驴1头,3年后贫困户以市场价格向龙头企业出售至少1头驴驹。”
据了解,下一步基地将拉长肉驴养殖产业链条,建设肉驴副产品深加工企业,提高肉驴产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形成“养殖—生产—研发—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链,实现企业、村集体、农牧民共赢。
“扶贫也好,精准扶贫也好,都应该是能够持续带来收益的,这种持续必然要靠发展产业来实现。” 很明显,在哈斯其劳的眼里,扶贫的要义始终是在于“持续”上。只有搞产业才是帮助村民真正脱贫的根本。
以驴生钱的前景,让乌定补拉格村村民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黑蘑菇种出新希望
走进乌定补拉格村草原黑蘑食用菌种植菇房,只见一排排架子上摆满了栽培床,一簇簇又圆又大的草原黑蘑整齐而立,摘蘑、剪蘑、洗蘑,技术管理员郝二和正不厌其烦地重复着这些动作。“种了大半辈子地,真还不知道蘑菇是咋长出来的,更想不到我们村里也能种蘑菇,这得感谢我们的驻村工作队!”空闲之余,郝二和与记者聊了起来。
乌定补拉格村地处丘陵沟壑区,常年干旱少雨,生态环境脆弱,人均草场和耕地面积较少,仅凭传统种养殖业,难以实现增收致富达小康。今年3月份,市经信委驻村工作队入村后,根据立地条件和资源优势,结合村民发展意愿,引进食用菌种植项目,打造草原黑蘑生产基地。为更快更好地起到示范带头作用,由村集体经济先行示范,就地改造了乌定补拉格村废弃学校的8间教室作为试种菇房,并于7月份正式引进菌块培植、发酵,现在,精心栽培的菌丝终于迎来了丰收。
据了解,草原黑蘑是内蒙古的名优特产之一,主要产地在锡林郭勒盟大草原。该产品是项目运营企业与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农牧科学院合作,在野生草原黑蘑的基础上驯化培育而成的技术成果,现已形成整套成熟的生产管理技术。黑蘑种植菌块主要采用牛羊粪、麦秸、草炭土,经科学配制而成,菌种在无菌试验室培育,全程无任何污染,是真正的有机产品。产品富含蛋白质、脂肪纤维、钾、磷、钙、铁、维生素等,营养丰富,在市场上已出现供不应求的势头。
乌定补拉格村将村里有意愿的贫困户纳入首批种植草原有机黑蘑试点户,先期由村集体承担相关基本费用,通过受益后逐步返还本金的方式形成利益联结机制,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
“我家7月份开始种植黑蘑菇,到现在已收了8茬蘑菇近400斤,效益非常好。”今年73岁的贫困户刘成福种植24平方米的黑蘑菇。
黑蘑菇种植之初,老人还犹豫了一阵子,担心掌握不了种植技术,害怕自身精力条件达不到要求,担忧蘑菇销路不好。但仔细又想,眼下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了,自己也得干点力所能及的活儿,不能给政府再添麻烦了。于是,老人安心种起了黑蘑菇,种植初期正值炎炎三伏天,驻村工作队的队员和技术人员顶着酷暑埋头在蘑菇种植的彩钢房里,和老人一起查看菌块、除菌降温、研究技术,共同为老人脱穷“帽”而献计献策。
如今的刘成福老人特别满足,他高兴地说:“是共产党帮的我有精神了,是驻村工作队给了我干事的动力,要不然,我可能永远都是一个贫困户,没有发家致富的信心,感谢党和政府。”
为打开草原黑蘑在鄂尔多斯的市场,实现利益最大化,乌定补拉格村采取“党支部+公司+贫困户+农牧民”的模式,建立起企业与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杭锦旗亿科园种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提供菌块和种植技术,最后统一回收蘑菇、统一销售。眼下,公司正按照市场价每公斤14元回收草原黑蘑。试种的成功,吸引周围村民纷纷前来咨询相关种植技术。为让草原黑蘑种植在乌定补拉格村尽快形成规模,壮大产业,公司正在建设发酵隧道车间,这样一来,菌种就不需要从锡林郭勒盟引进了,直接在当地培植,大大节约了种植成本。哈斯其劳告诉记者:“针对村民的发展愿望,他们还将扩建标准化菇房,把种植草原黑蘑的技术进一步推广和普及,带动更多农户增收,帮助更多贫困户脱贫。”
在乌定补拉格村,记者感受最多的是当地村民生活、生产的“蜕变”和大家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
“驻”进百姓心
有全市第一村称号的乌定补拉格村是杭锦旗出了名的贫困村,全村31个社,3185户7253人,总面积388平方公里,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29户272人,其中今年新识别10户24人,是脱贫攻坚的重点地区,脱贫难度大,扶贫任务重。
今年全市精准脱贫三年攻坚行动动员培训大会召开后,市经信委第一时间召开党组扩大会议,安排部署脱贫攻坚和驻村相关事宜。“精准扶贫不是搞简单的发钱、发物,要立足长远,在扶观念、扶能力、扶产业等方面下硬功夫、苦功夫,尽最大气力改善乌定补拉格村面貌,早日走向富裕。”市经信委主任杨晓龙掷地有声。为此,市经信委按照“政治素质过硬、协调能力较强、工作作风扎实、适应农村工作”的标准,选派办公室主任哈斯其劳为乌定补拉格村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进驻该村,为乌定补拉格村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同时制定了《市经信委包联帮扶工作三年规划(2018—2020)》和《市经信委2018年包联帮扶工作计划》,明确了包联帮扶工作思路和举措。委领导班子成员也分别多次进村入户了解扶贫工作进展,并协调解决各类实际困难。
在工作期间,驻村工作队于细微之处见精神,紧紧围绕“六个精准”,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摸实情、办实事,共计走访贫困户和困难群众达480余次,通过调查摸底、建档立卡等方式,有的放矢,有侧重地开展了工作,譬如,加强村民的教育培训、加强党建、整治人居环境、培育文明乡风、兴办实事等,把工作触角伸入到村庄的每一个角落。
驻村工作队经常组织村“三委”班子座谈交流,谈问题、聊发展、找对策,形成工作默契,凝聚工作合力。先后10多次召开村“两委”班子和群众代表会议,共同协商扶贫工作思路,研究制定扶贫工作的发力重点和工作计划。在今年的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中,驻村工作队围绕中心,帮扶助力,协助指导该村顺利完成了换届选举工作,选出了新的“两委”班子。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不断夯实的党组织、一个有模范作用的党员队伍、一支有干劲儿有活力的工作队,带给村子的是焕发的精气神和有奔头儿的强大信心。
今年以来,他们想方设法为贫困户办实事办好事。
每人5000元的产业扶持资金,9个贫困户23人受益,受益资金共11.5万元;发放种山羊6只,贫困户受益18000元;为2户残疾贫困户2人落实残疾人产业扶持资金每人5000元,并发放鸡苗100只(1600元)、饲料20公斤,切实解决了贫困户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申请了人畜饮水井两口,解决了安全饮水难题,贫困户受益14000元;2户新识别贫困户试种了草原黑蘑菇,现已初见成效,受益6000元;6户贫困户实施了危房改造项目,目前新房已全部建成验收完毕,共受益30万元;协调争取生态护林员岗位5个,5户贫困户受益,受益资金3万元;2018年为19个孩子落实教育扶贫政策,其中,包括新识别贫困户4户6个孩子、其他贫困户13个孩子,上半年共受益资金29650元;
……
村主任张天民说:“驻村的干部加班加点,与镇村干部共同完成了贫困户建档立卡、资料完善等基础工作;还制作了便民服务联系卡,及时向贫困户告知驻村帮扶干部的姓名、工作单位、联系电话等有关信息,方便群众联系。这些措施,为我们村的精准扶贫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脱贫攻坚是一场综合性战役,市经信委驻村工作队多方出点子、想法子、找路子,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全力以赴为该村办实事。
通过协调星光集团和双欣集团,为乌定补拉格村争取了200吨水泥,用于修缮草原黑蘑种植基地菇房和村级道路;
为塔然高勒管委会和乌定补拉格村共计争取了各类财政资金150万元,用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向杭锦旗旗委组织部争取7万余元,更换了村委会门窗,粉刷了墙面,维修了网络及其他公共设施,有效改善了村委会的办公环境;
正在积极协调有关单位,争取为草原黑蘑种植基地安装2台250千伏安变压器,修一条400米水泥路,硬化2000平方米厂区,预计投入约90万元;
积极联系各有关企业和单位,拓展草原黑蘑菇销路,帮助贫困户架线通电,安装电表,销售猪羊等。
现在,全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得到了广大群众的高度认可和充分肯定,为乌定补拉格村干部群众满怀信心打赢脱贫攻坚硬仗奠定了坚实基础。
市经信委主任杨小龙表示,在乌定补拉格村下一步发展中,要想尽一切办法,动用一切力量,助推乌定补拉格村产业振兴,经济发展。
“下一步,我们计划投资550万元,建设5间标准化菇房、1栋发酵隧道车间,并采购必要设施设备,实施草原黑蘑食用菌种植示范项目二期工程。同时计划投资505万元,实施有机小杂粮种植加工产业化项目,让村集体和农牧民有更多的收入。”哈斯其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