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在大棚内查看辣椒长势
高潮畔村辣椒喜获丰收
“现在,三个拱棚辣椒已收入3万多元。还有10亩大田辣椒,每亩收入8000元是有把握的,而且有南方企业上门收购,今年光辣椒收入上10万元没问题,这可是全托了政府和金润源公司的福了。”憨厚而朴实的王兴录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高兴地对记者说。
小辣椒“闯”出红火日子
王兴录家曾是鄂前旗城川镇高潮畔村的“困难户”,因为地少,传统模式种植,2016年被识别为贫困户。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帮助下,2017年底脱了贫,但生活过得并不富裕。
王兴录口中所说的金润源公司是城川镇第一家从事果蔬育苗的农牧业龙头企业,公司2014年进驻高潮畔村,不到四年时间,已经建成高标准大跨度的全日光温棚10座、钢结构大跨度拱棚5座、塑料拱棚56座,以及5200立方米的蔬菜保鲜库一座,培育出30多种辣椒新品种。
以前,当地农民多从陕西买苗,现在有了金润源,无需走远,种植成本降低,而且实现了就地销售。2018年,公司和400多户农牧民签了订单,1000万株辣椒苗一经育出即被抢空,可直接供应2500亩的大田种植需求。公司董事长杨志文介绍,“按照‘技术好、服务好、带动好、前景好、帮困好、共建好’的‘六好’发展理念,采取‘公司+党支部+基地+农户+电商’的经营模式,采用国内先进的果蔬高效栽培技术,包括设施建设、土壤基质配比、株型调控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实现了每亩地节水节肥70%,产量新增30%,劳动力减少70%。”
“按照村企共建、互哺共促的原则,公司建成3200平方米村企合署办公综合服务楼一座,300平方米的农牧民培训中心。2017年通过无偿提供拱棚和种苗,帮助2户贫困户成功脱贫;2018年为12户低收入家庭送去25万株种苗,预计每户增收2万元;成功带动200余人再就业,实现足不出村、就近就业。”高潮畔村党支部书记王世平如数家珍地补充。
高潮畔村原党支部书记樊建新接过话茬,感慨地说:“金润源公司负责人杨志文带着对故乡热土的深深眷恋和对父老乡亲的深厚情感,与村民真正结成亲戚,做到了心连心、手拉手、一起富。小辣椒让我们一起闯出红火日子,村里仅辣椒收入超出20万元的今年至少有十几家,相比从前,全村人均收入增长了8000元。”
51家企业携手51村走上小康之路
金润源公司与高潮畔村结对共建,这只是鄂托克前旗“百企帮百村”行动中产业帮扶的一个缩影。
今年3月以来,鄂托克前旗把落实市委“百企帮百村”行动计划,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和产业扶贫的重要抓手,全面动员企业进村入户,先后有51家企业和51个行政村结对子、与491户贫困户接链子、给合作社搭台子、为农牧民引路子,探索“镇有龙头企业带动、村有特色产业支撑、户有合作机制联结”的多元共赢模式,着力引导企业“带着干起来”、经营主体“跟着动起来”,构建多元主体参与、多方利益联结、多点合力攻坚的社会化大扶贫格局。
鄂前旗中川三和农林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土地入股分红的方式整合嘎查村土地3万亩,以统一品种、统一耕作、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销售“五统共赢”的运营模式,结对283户农牧民发展马铃薯产业,带动麻黄套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7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60万元。
鄂尔多斯宏野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牵头成立专业合作社,吸纳社员30户,建设高标准农牧业示范基地1000亩,配套标准化养殖棚圈7栋、春秋拱棚52座,联户经营土地,实行统一种植品种、统一育苗供应、统一技术服务、统一产品销售,带动合作社社员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
内蒙古人人益清真食品有限公司与漫水塘和马场井两村202个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资产租用和资金入股协议,企业为贫困户户均提供基础母羊30只,开展合作繁育,并提供产前、产中和销售一条龙服务,农企共用“亦禾”羊品牌和“人人益”肉品牌,促成了农企品牌联结。企业因此申请到了300万元的免抵押贴息贷款,同时吸收贫困户近1000万元的贴息贷款作为股金,发展产加销一体化的现代农牧业产业链,202户、515名贫困人口全部挂在产业链上,组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永久性利益共同体。
……
“‘百企帮百村’行动整合了优质资源,让企业成为参与扶贫开发的生力军和受益方,也为扶贫工程引来了有源之水,是一项既接政策、又接地气的民生工程。只要思路对头、方法对路、措施给力,就一定能行稳致远,走出一条产业发展和产业扶贫的新路。”鄂托克前旗扶贫开发办公室副主任马学忠说。
“现在,三个拱棚辣椒已收入3万多元。还有10亩大田辣椒,每亩收入8000元是有把握的,而且有南方企业上门收购,今年光辣椒收入上10万元没问题,这可是全托了政府和金润源公司的福了。”憨厚而朴实的王兴录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高兴地对记者说。
小辣椒“闯”出红火日子
王兴录家曾是鄂前旗城川镇高潮畔村的“困难户”,因为地少,传统模式种植,2016年被识别为贫困户。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帮助下,2017年底脱了贫,但生活过得并不富裕。
王兴录口中所说的金润源公司是城川镇第一家从事果蔬育苗的农牧业龙头企业,公司2014年进驻高潮畔村,不到四年时间,已经建成高标准大跨度的全日光温棚10座、钢结构大跨度拱棚5座、塑料拱棚56座,以及5200立方米的蔬菜保鲜库一座,培育出30多种辣椒新品种。
以前,当地农民多从陕西买苗,现在有了金润源,无需走远,种植成本降低,而且实现了就地销售。2018年,公司和400多户农牧民签了订单,1000万株辣椒苗一经育出即被抢空,可直接供应2500亩的大田种植需求。公司董事长杨志文介绍,“按照‘技术好、服务好、带动好、前景好、帮困好、共建好’的‘六好’发展理念,采取‘公司+党支部+基地+农户+电商’的经营模式,采用国内先进的果蔬高效栽培技术,包括设施建设、土壤基质配比、株型调控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实现了每亩地节水节肥70%,产量新增30%,劳动力减少70%。”
“按照村企共建、互哺共促的原则,公司建成3200平方米村企合署办公综合服务楼一座,300平方米的农牧民培训中心。2017年通过无偿提供拱棚和种苗,帮助2户贫困户成功脱贫;2018年为12户低收入家庭送去25万株种苗,预计每户增收2万元;成功带动200余人再就业,实现足不出村、就近就业。”高潮畔村党支部书记王世平如数家珍地补充。
高潮畔村原党支部书记樊建新接过话茬,感慨地说:“金润源公司负责人杨志文带着对故乡热土的深深眷恋和对父老乡亲的深厚情感,与村民真正结成亲戚,做到了心连心、手拉手、一起富。小辣椒让我们一起闯出红火日子,村里仅辣椒收入超出20万元的今年至少有十几家,相比从前,全村人均收入增长了8000元。”
51家企业携手51村走上小康之路
金润源公司与高潮畔村结对共建,这只是鄂托克前旗“百企帮百村”行动中产业帮扶的一个缩影。
今年3月以来,鄂托克前旗把落实市委“百企帮百村”行动计划,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和产业扶贫的重要抓手,全面动员企业进村入户,先后有51家企业和51个行政村结对子、与491户贫困户接链子、给合作社搭台子、为农牧民引路子,探索“镇有龙头企业带动、村有特色产业支撑、户有合作机制联结”的多元共赢模式,着力引导企业“带着干起来”、经营主体“跟着动起来”,构建多元主体参与、多方利益联结、多点合力攻坚的社会化大扶贫格局。
鄂前旗中川三和农林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土地入股分红的方式整合嘎查村土地3万亩,以统一品种、统一耕作、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销售“五统共赢”的运营模式,结对283户农牧民发展马铃薯产业,带动麻黄套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7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60万元。
鄂尔多斯宏野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牵头成立专业合作社,吸纳社员30户,建设高标准农牧业示范基地1000亩,配套标准化养殖棚圈7栋、春秋拱棚52座,联户经营土地,实行统一种植品种、统一育苗供应、统一技术服务、统一产品销售,带动合作社社员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
内蒙古人人益清真食品有限公司与漫水塘和马场井两村202个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资产租用和资金入股协议,企业为贫困户户均提供基础母羊30只,开展合作繁育,并提供产前、产中和销售一条龙服务,农企共用“亦禾”羊品牌和“人人益”肉品牌,促成了农企品牌联结。企业因此申请到了300万元的免抵押贴息贷款,同时吸收贫困户近1000万元的贴息贷款作为股金,发展产加销一体化的现代农牧业产业链,202户、515名贫困人口全部挂在产业链上,组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永久性利益共同体。
……
“‘百企帮百村’行动整合了优质资源,让企业成为参与扶贫开发的生力军和受益方,也为扶贫工程引来了有源之水,是一项既接政策、又接地气的民生工程。只要思路对头、方法对路、措施给力,就一定能行稳致远,走出一条产业发展和产业扶贫的新路。”鄂托克前旗扶贫开发办公室副主任马学忠说。
“现在,三个拱棚辣椒已收入3万多元。还有10亩大田辣椒,每亩收入8000元是有把握的,而且有南方企业上门收购,今年光辣椒收入上10万元没问题,这可是全托了政府和金润源公司的福了。”憨厚而朴实的王兴录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高兴地对记者说。
小辣椒“闯”出红火日子
王兴录家曾是鄂前旗城川镇高潮畔村的“困难户”,因为地少,传统模式种植,2016年被识别为贫困户。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帮助下,2017年底脱了贫,但生活过得并不富裕。
王兴录口中所说的金润源公司是城川镇第一家从事果蔬育苗的农牧业龙头企业,公司2014年进驻高潮畔村,不到四年时间,已经建成高标准大跨度的全日光温棚10座、钢结构大跨度拱棚5座、塑料拱棚56座,以及5200立方米的蔬菜保鲜库一座,培育出30多种辣椒新品种。
以前,当地农民多从陕西买苗,现在有了金润源,无需走远,种植成本降低,而且实现了就地销售。2018年,公司和400多户农牧民签了订单,1000万株辣椒苗一经育出即被抢空,可直接供应2500亩的大田种植需求。公司董事长杨志文介绍,“按照‘技术好、服务好、带动好、前景好、帮困好、共建好’的‘六好’发展理念,采取‘公司+党支部+基地+农户+电商’的经营模式,采用国内先进的果蔬高效栽培技术,包括设施建设、土壤基质配比、株型调控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实现了每亩地节水节肥70%,产量新增30%,劳动力减少70%。”
“按照村企共建、互哺共促的原则,公司建成3200平方米村企合署办公综合服务楼一座,300平方米的农牧民培训中心。2017年通过无偿提供拱棚和种苗,帮助2户贫困户成功脱贫;2018年为12户低收入家庭送去25万株种苗,预计每户增收2万元;成功带动200余人再就业,实现足不出村、就近就业。”高潮畔村党支部书记王世平如数家珍地补充。
高潮畔村原党支部书记樊建新接过话茬,感慨地说:“金润源公司负责人杨志文带着对故乡热土的深深眷恋和对父老乡亲的深厚情感,与村民真正结成亲戚,做到了心连心、手拉手、一起富。小辣椒让我们一起闯出红火日子,村里仅辣椒收入超出20万元的今年至少有十几家,相比从前,全村人均收入增长了8000元。”
51家企业携手51村走上小康之路
金润源公司与高潮畔村结对共建,这只是鄂托克前旗“百企帮百村”行动中产业帮扶的一个缩影。
今年3月以来,鄂托克前旗把落实市委“百企帮百村”行动计划,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和产业扶贫的重要抓手,全面动员企业进村入户,先后有51家企业和51个行政村结对子、与491户贫困户接链子、给合作社搭台子、为农牧民引路子,探索“镇有龙头企业带动、村有特色产业支撑、户有合作机制联结”的多元共赢模式,着力引导企业“带着干起来”、经营主体“跟着动起来”,构建多元主体参与、多方利益联结、多点合力攻坚的社会化大扶贫格局。
鄂前旗中川三和农林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土地入股分红的方式整合嘎查村土地3万亩,以统一品种、统一耕作、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销售“五统共赢”的运营模式,结对283户农牧民发展马铃薯产业,带动麻黄套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7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60万元。
鄂尔多斯宏野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牵头成立专业合作社,吸纳社员30户,建设高标准农牧业示范基地1000亩,配套标准化养殖棚圈7栋、春秋拱棚52座,联户经营土地,实行统一种植品种、统一育苗供应、统一技术服务、统一产品销售,带动合作社社员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
内蒙古人人益清真食品有限公司与漫水塘和马场井两村202个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资产租用和资金入股协议,企业为贫困户户均提供基础母羊30只,开展合作繁育,并提供产前、产中和销售一条龙服务,农企共用“亦禾”羊品牌和“人人益”肉品牌,促成了农企品牌联结。企业因此申请到了300万元的免抵押贴息贷款,同时吸收贫困户近1000万元的贴息贷款作为股金,发展产加销一体化的现代农牧业产业链,202户、515名贫困人口全部挂在产业链上,组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永久性利益共同体。
……
“‘百企帮百村’行动整合了优质资源,让企业成为参与扶贫开发的生力军和受益方,也为扶贫工程引来了有源之水,是一项既接政策、又接地气的民生工程。只要思路对头、方法对路、措施给力,就一定能行稳致远,走出一条产业发展和产业扶贫的新路。”鄂托克前旗扶贫开发办公室副主任马学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