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建提复字〔2023〕368号 签发人:孔繁飞
武洲委员:
您的《关于完善我市医疗卫生机构增加人员编制的提案》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优化医疗卫生人才队伍
按照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和公立医院人事薪酬制度改革相关要求及《内蒙古自治区公立医院机构编制标准指导意见》(内机编办发〔2015〕163号),根据各级公立医院的总体规模和床位数核定编制数,实行总量控制。2016年重新核定了市直公立医院编制,建立了事业编制与政府购买专业技术和服务岗位数两种编制管理模式。截至目前,各旗区都重新核定了政府购买专业技术和服务岗位数编制,新招录人员实行备案管理。全市公立医院均已落实用人自主权,在人社、编制和卫健部门监督下由医院自主招聘。
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以来,根据实际我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新阶段关心关爱医务人员工作的通知》(鄂新疫指发〔2023〕9号),从保障改善医务人员工作条件,合理安排轮休补休,落实补助政策、完善关怀救助机制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进一步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关心关爱。同时,通过抽调医务人员、招募志愿者和招聘医务人员等方式储备了2000余名医务人员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2022年,全市卫健系统共招聘了100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为各医疗机构充实了医务人员力量。2023年,将继续加大医务人员招聘力度,加强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
二、加固基本医疗服务网底
我市以加强医共体体系建设为主线持续巩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18个旗直医疗机构全部达到二级及以上标准;89个苏木乡镇卫生院、572个标准化嘎查村卫生室和75个“流动村卫生室”覆盖735个行政嘎查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空白点”全部消除,农牧民健康服务可及性不断提升,农村牧区基本医疗服务实现全覆盖。充分发挥医共体内中(蒙)医优势,苏木乡镇卫生院提供中(蒙)医非药物疗法占比达100%。构建覆盖全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远程医疗协作网,累计开展远程诊断9千余次,远程培训106次;在医共体牵头医院设立培训基地,累计培训基层医务人员2万余人次;有效促进优质资源下沉基层,牵头医院下派专科医师、护理人员280余人次;建立双向转诊机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向二、三级医院上转患者2548人次,二、三级医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下转患者648人次,“小病不出乡村、大病不出旗”的就医格局基本形成。
三、强化协同推进,积极落实医养结合试点工作
我市紧紧围绕“健康鄂尔多斯”战略规划,统筹安排医疗、养老服务资源,加强养老与医疗机构的有效衔接,不断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2016年我市被确定为国家第一批医养结合试点市,建成自治区医养结合示范基地和示范项目5个,城市核心区现有鑫海颐和院、中华情医养院、颐康医养全护中心、立仁医养院、康巴什仕博国际健康城等养老机构,在东胜区罕台庙镇形成了规模较大的健康养老机构聚集区。鄂托克前旗建成了阿吉泰健康养生园、乌审旗建成了新康中医医养院,这些项目的建成对全市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民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广医养结合试点工作典型经验的通知》(国卫办老龄发〔2023〕3号),我市医养结合工作典型经验被全国学习借鉴。下一步,我市将继续探索创新,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政策措施,提升服务水平,推动我市医养结合工作再上新台阶。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
2023年8月30日
(联系人:李冲辉;联系电话:0477-8588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