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巴什区教体局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围绕德育“七化”工作机制,狠抓德育工作常规、创新德育工作特色,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劳动实践教育,积极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加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不断探索了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优化融合德育课程建设,落实学生核心素养
根据康巴什区《德育课程建设指导意见》《德艺组工作计划》,2020年特制定《优化德育体系 夯实课程任务 融合全人教育》德育课程项目书,根据项目书稳定推进德育课程建设:一是依托班主任工作室,以进一步优化校本德育课程体系建设和班本课程的有效实施为主题,创新研修模式,坚持每月一研修,各校德育课程建设在反复的研修、汇报、修改中逐渐完善,在序列性、特色性、可操作性方面有了明显的提升。新建校德育课程建设也实现了从无到有,并取得了突破性地进展。德艺组把每次研修成果进行梳理与总结,并编辑为德育小报《跋涉》。二是本学年邀请到了全国知名专家安斯寿和纪大海对我区德育课程建设进行实地指导,深入7所中小学,听取了各德育校长关于德育课程建设的汇报,并进行了充分的沟通交流,同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专家深入班主任工作室指导研修工作,和成员进行了深入交流并现场指导课程建设,在课程整体构建和如何实施上提出了具体的建设性意见。还为全区班主任做了《当代德育前沿问题的思考》和《德育课程建设与校本课程开发的路径》的专题讲座,老师们在课程建设方面得到了方向性的指导和高位引领。三是举办“班主任技能大赛”,重点考核融合德育课程建设。通过比赛看到了老师们在课程建设方面拔节的成长。2020年“康巴什区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的建构与实践”项目获全国基础教育优秀成果推广应用示范项目。
创新研修模式,助推能力提升
一是以班主任工作室为载体,以“德育课程创建与实施”为主题,坚持每月一研修,以“汇报、研讨、实践、反思”为研修模式,为德育校长及班主任搭建展示汇报、交流学习的平台,激发了各学校主动谋划工作、研究创新举措的激情,引导班主任深度学习、深度思考、深度实践,实现专业化成长。二是举办了“班主任技能大赛”,参赛选手经过论文书写、多元育人整合课展示、温馨教室讲述等环节的考核和校级、区级的层层选拔,在一遍遍的指导与磨课中不断提升,并把最精彩的课程在全区进行汇报展示,真正发挥了以赛代训和激励作用,达到了以点代面、整体提升的效果。我区班主任在全市第三届“班主任带头人大赛—多元育人整合课展示中获得优异成绩,其中获一等奖两名,占全市30%。三是注重自身的成长与学习,每周五德艺级进行组内交流与学习,学习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课程的力量》。
构建心育网络,推进“育心工程”
出台《构建心育网络,推进育心工程》心理健康教育项目书,邀请到全国知名家庭教育导师王建峰为我区14名心理健康教师、40名优秀班主任、100名优秀家长做专业心理健康知识培训,打造一批专家型心理健康教师、骨干型班主任团队以及专业化家庭教育导师,以点代面,推动康巴什区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工作、家庭教育工作体系化构建、专业化发展。到目前为止专家专项培训线上线下共培训7次,通过培训,老师及家长心理健康知识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各校优秀家庭教育导师根据学校总体时间安排分批分层陆续开始“导师”工作,大部分学校都已开展培训3-4期,并在相关微信群里进行了分享。
为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三结合教育网络,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为目标,积极探索精细化、系统化家庭联动工作方式和内容。制定《康巴什区教育体育局关于推进“新家庭教育”的实施意见》,区域层面通过树立家庭教育新观念、培养家庭教育新团队、打造家庭教育新模式、提供家长成长新平台推动康巴什区家庭教育体系化发展。各学校通过改革家长会、开展多种形式的家访活动、深化家长开放日、办好家长学校等措施拓宽家校沟通渠道,形成家校合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结合时事动态,开展主题教育
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疫情特殊时期,引领广大师生、家长在入学之前通过微课、书法、绘画、手抄报、演讲、拍摄短视频等方式,向家人、朋友宣传防疫知识,共收集来自学生、家长、教师作品共近4万余件,并在多个平台展出。向全区中小学生推送《中小学德育学堂》视频节目,创新性地通过“线上升国旗”“抗疫小报”“影诵课程”“心语微课堂”“观影思政课”“空中班会”“线上体育课程”“线上责任课程”以及家长和学生的爱心公益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抗击疫情专题活动,厚植家国情怀,强化理想信念,切实用实际行动构筑起学校、家庭抗击疫情的强大防线。开学初认真组织别样的“开学第一课”帮助学生顺利做好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的衔接工作,确保新学期学校生活的正常开展。认真组织了为期8天的“援鄂英雄进校园,抗疫精神励师生”援鄂医务人员先进事迹专题报告会,为全区13所学校、6021名在校师生作了专题报告,为师生上了一堂关于生命教育、亲情教育、感恩教育、责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大课。
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组织各学校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我心中的少数民族英雄”主题诵读演讲活动;开展“民族团结心连心”校际交流共进步活动,开展和少数民族学生“手拉手”活动;师生共同完成以民族生活方式、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为主要内容的百米长卷绘画;开展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体验活动、“我在草原和国旗有个约”拍照留念活动、“爱我鄂尔多斯”市内旅行打卡活动、民族团结主题研学活动、“我和家国电影有个约”“厉害了我的国”“红歌唱响 童心飞扬”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等共20多个主题300多次活动。通过丰富的活动引导孩子们深刻认识民族团结和爱国主义的重要意义,增强了民族团结的意识,感受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魅力,增进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热爱祖国家乡的情感。
抓实常规,抓实养成教育。
一是以养成教育示范校、特色校评选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中小学生守则》,督促指导各学校开发、完善适合本校实际的“养成教育”校本课程,分年级分班级细化养成教育训练内容,并形成本校养成教育特色,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典型经验引领养成教育向纵深发展,稳步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行为规范水平。2020年又有两所学校被评为养成教育示范校,现共有8所中小学被评为养成教育示范校,占62%。二是以实地检查为抓手,通过实地察看、听课、谈话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学校的课上、课下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并进行及时反馈,督促学校整改,使得养成教育下校检查工作扎实有效。三是继续推行温馨教室创建和班级精细化管理,通过组织康巴什区班主任技能大赛用以赛代训主方式让温馨教室创建和班级精细化管理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