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康巴什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秉持以人为本、服务民生理念,积极探索城市管理新路径,在人流密集的旅游景区、商业街区等重点区域,设置16处“多多摊”便民疏导点,通过设立“摊位管理码”、完善商贩管理考核、推行商贩自治等措施,实现流动商贩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从单一管理向多元共治的转变,有效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推动“地摊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创新设立“摊位管理码”,实现城市智慧化管理。将流动商贩管理接入“多多评·码上生活”数字综合服务平台,开发设置“摊位管理码”管理系统。该系统包含商贩端与执法端两个端口。商贩需在规定的时间和指定地点开展经营活动,并通过扫描“摊位管理码”完成进场登记、经营报备、离场确认等操作。借助这一系统,执法人员能够实时、准确地查询流动商贩的摆卖位置信息,及时掌握和追溯影响城市管理事件的源头,从而更好地监督商贩经营和食品安全情况。
完善商贩管理考核机制,持续提升管理效能。依托“摊位管理码”执法端平台,执法人员定期对商贩摊点“五包”责任落实情况进行量化考核评估。对于考核成绩较低、未能达到管理要求的商贩,依法依规予以限期整改或取缔;对于考核成绩优异、经营规范的商贩,在康巴什举办大型活动时,设置临时疏导点,邀请他们入市经营,极大地调动了流动商贩主动配合城市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实现管理质效双提升。
推行摊位自治模式,构建共治共享格局。引导流动商贩开展摊点自治工作,精心选拔党员商贩、模范商贩担任自治骨干,共同聘用管理人员和保洁人员,充分激发商贩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通过骨干商贩带头示范、制定自治公约等措施,推动便民摊点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目前试点摊位运行良好,实现了市容管理与民生需求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