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送炭解难纾困,远近结合扶持培育,靶向发力优化环境
鄂托克前旗2024年招引项目135项,总投资额3142.61亿元;市场主体数量显著增长,达到11732户,同比增长17.32%,新增经营主体1409户,同比增长5.5%,个体工商户增至7953户,增长率为18.74%;全程电子化登记的企业达到1419户,占网办率98%,企业简易注销率达到97.9%……
一封封表扬信,是鼓励,更是动力。2024年收到3封感谢信,3条体验官点赞。其中一封感谢信来自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信中写道:“鄂前旗的各级领导干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服务精神。他们不仅关注项目的进展,更关心我们的困难和需求,总是在第一时间给予回应和帮助……”其中一条点赞来自体验官刘先生,他说“无论何时何地,工作人员都能耐心解答问题,并且对政策掌握与了解透彻清晰……”。
2024年,鄂托克前旗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市优化营商环境有关部署要求,圆满完成自治区营商环境评估工作,将方案迭代升级至5.0版,累计制定改革任务清单500余条。认真完成鄂尔多斯市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4.0版方案77条任务、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营商环境评估报告反馈问题整改方案142条任务、鄂尔多斯市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助力“六个工程”2024年提升行动方案5.0版74条任务等,以上任务完成率均为100%。
一串串数据、一封封点赞、一条条任务……彰显了鄂托克前旗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有力措施,勾勒出了鄂托克前旗近年来营商环境不断改善、企业活力持续激发、发展潜能加速释放的繁荣景象。
创新“服务+便民”举措,政务服务再优化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推进行政审批事项“放得下、接得住、办得好”。
政务大厅“应进必进”。大力推行“大厅之外无审批”,集中进驻的旗本级政务服务大厅40个部门1471项政务服务事项,其中无差别综窗受理986项、分领域综窗受理485项;行政许可即办件占比67%,零跑动占比85%,承诺时限压缩比达到73%,全部政务服务事项网办占比达到98%。梳理“信用+容缺受理”事项87项、“信用+可告知承诺”事项15项、“信用+秒批秒办”事项64项、“好办快办”事项70项、“秒批秒办”事项53项、“一证通办”事项57项、“免证办”事项1087项、“免申即享”事项30项、认领发布“跨省通办”事项346项、“呼包鄂乌互认互办”事项132项、“全市通办”事项633项。
基层服务“应放尽放”。鄂托克前旗建立了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包括旗级中心、经济开发区分中心、镇便民中心和嘎查村社区服务站,形成“1+1+4+N”模式。该体系提供五种服务模式,包括“就近办”、“自助办”、“上门办”、“网上办”和“帮代办”,旨在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解决农牧民出行难题,确保服务“最后一公里”畅通。同时,公布了旗、镇、村三级的8365项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以及52项政务服务负面清单。
园区赋权“应接尽接”。设立上海庙经济开发区政务服务分中心,该中心共设立16个服务窗口,20个部门入驻,可承办109项政务服务事项。通过实施“无差别综窗+分领域窗口”的服务模式以及跨层级审批机制,有效确保了“园区事园区办”,体现了政务服务的便捷化、规范化和高效化,为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树立了典范。
拓宽“沟通+交流”渠道,利企措施再升级
鄂托克前旗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精准滴灌,提振企业信心。鄂托克前旗积极落实各项扶持政策,相继出台《鄂托克前旗外商投资公共服务指南》、《鄂托克前旗诚信建设工程实施方案》、《鄂托克前旗牛羊屠宰补贴实施方案》等,为中小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助力企业成长。以政务、商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为核心,推进诚信建设工程,梳理“信用+”事项清单73项。在政务服务大厅设“诚信建设投诉”窗口,与市12345热线高效对接,线上线下同步受理,及时反馈办理进度,确保企业诉求得到及时响应。
培优保障,半径持续扩展。鄂托克前旗设立企业服务专区,提供13个高效办成一件事综合服务,累计办理业务2047件,显著提升了经营主体和群众的办事便利度和满意度。开展“我为企业找订单”活动,通过调研和座谈等多种方式,建立了“责任到人、服务到企”的无缝衔接机制,助力企业拓展市场、增加销售渠道。迄今为止,成功协助内蒙古雅海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宏利达煤焦、鄂西物流等多家企业获取订单8项,累计订单金额达到2.27亿元。
纾困解难,政策直达快享。借助“i前旗”平台,推出“投资鄂前旗”专区,该专区整合了跨领域的政策优惠和审批流程,提供智能分类服务。专区特别设置了“我对营商环境有话说”“投资意向咨询”等功能,方便企业与投资者进行有效对接。成功举办109场“暖城暖企”活动,涵盖了法暖百企、入企宣讲、送策于企等多个方面,惠及企业167家。在这些活动中,我们共收集到141个问题,并且已有98%的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此外,打造“马兰政务+直播”新模式,为群众在线上解答疑难问题,目前已成功举办4期,观看人次超8000,互动点赞12万次,解答弹幕提问500余次。
强化“整合+提速”力量,审批时限再压减
全力打造办事最简、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三最”办事环境。
并联审批“高效办”。鄂托克前旗梳理出24个“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最多跑一次”办结事项,覆盖率达到了100%,截至目前,共通过线上结合线下的形式产生办件1675件。
提速增效“灵活办”。以“帮办代办+”为核心,创新服务方式,扩大服务范围,为老年人、残疾人等有需求的人群提供多维度的服务项目,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2024年以来累计为群众提供帮办代办2226次。
优化审批“智能办”。鄂托克前旗实施“AI预审+人工复核”审批机制,能够迅速准确地初步审核企业提交的表单和材料,提供智能数据截图和关键点圈阅,自动定位问题页,辅助审批人员快速定位问题并给出结论。以施工许可审批为例,智能审批助手可同时核验14项56个关键点。在竣工验收审批环节中,系统可自动核验11项多达54个要点。通过智能化手段,将原本30分钟的人工审核时间压缩至5分钟左右,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显著提升了审批效率。
打造“引导+培育”体系,要素保障再提档
要素保障是优化营商环境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企业之所以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好,得益于当地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服务。
招才引智,变“流量”为“留量”。实施“人才强旗20条”政策,确保人才引进奖补政策得到资金支持。建立“2024年人才引进项目库”,柔性引进400多位专家教授。建成人才服务站6家,与山东科技大学建设首个联合共建实验室。开发“鄂托克前旗智慧人才服务管理平台”,实现人才服务数字化,提供包括政策咨询、项目申报、业务办理在内的综合服务。出台《鄂托克前旗事业单位引进和招聘高层次、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实施办法(试行)》等政策,采取“给编、定岗、优薪、房补”等激励措施,今年已招聘专业人才2240人,包括博士、硕士研究生54人。建设36套人才公寓,以解决人才生活配套服务问题,同时,持续做好引进人才安家补贴申报发放工作,累计成功申报安家补贴66人,金额610万元。
招商引资,变“引资”为“投资”。1—10月,鄂托克前旗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05.5亿元,位列全市第二;到位资金同比增加2.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6.25亿元,位列全市第二。总投资额高达8亿元的强英种鸭养殖基地项目、200亿元的4GW新能源大基地项目、107.73亿元的内蒙古恒坤化工有限公司年产390万吨煤焦化多联产项目,以及100.5亿元的鹰骏一号煤矿项目、4.6亿元的现代综合服务型物流园、6493.91万元的首个尾水湿地净化及再生水回用工程、1500万元的敖镇CNG母站建设项目……一系列重大项目,形成强旗大项目“顶天立地”、富民小项目“遍地开花”的发展局面,推动全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速度”、加“热度”。
水积则鱼聚,木茂而鸟集。鄂前旗凭借“产业创新力、企业竞争力、人才带动力、环境吸引力”吸引企业扎根鄂前旗。展望未来,鄂前旗将继续秉持奋发有为、积极进取的精神,着力抓关键、补短板、强弱项、增动能,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进一步增强发展新动能、塑造发展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