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官方微信

首页>新闻>旗区动态
能源大通道的“守隧人”
发布时间:2024-02-19 09:09:00      作者:苑雪璐 胡浩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      【  保存
  打印       
分享到:
       

  在用于煤炭运输的铁路隧道里,气压卷起的煤炭粉尘长期堆积,会对列车行驶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为了保证列车一路畅通,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冒严寒、钻隧道,忠于职守,放弃与亲人团圆的机会。他们就是铁路隧道里的桥隧工人。

  东胜东路桥工区天窗作业前的点名布置会上,班长段鸿年对当天的作业内容和人员分工进行布置,点名布置会结束后,段鸿年带领9名工友前往作业现场。为了保证安全,桥隧工人们只能在没有列车通行的时段抓紧进入隧道工作。

  进入隧道后,桥隧工人孟祥晨在工友们的帮助下换上防水服,系好安全绳后进入排水井。由于排水管直径有限,无法进行机械作业,需要他用铁锹侧着将淤泥和垃圾从管内的污水中清理出来。排水井的水来自山体内部的地下水,温度接近0℃,清理排水井单次需要30至40分钟。

  孟祥晨说:“我要是觉得快坚持不住了,就拽身上的那根绳子,他们就会往回拉我。要是再进行得时间长一点或者钻的距离比较远的话,我就会在身上贴暖宝宝来保证体温。”

  呼鄂铁路是内蒙古煤炭出海直达曹妃甸港区的主要运输通道之一,全长14.1公里的敖包梁隧道是呼鄂铁路最长的一条隧道。每天高速且满载煤炭的列车进入隧道,形成的气压卷起煤炭粉尘或垃圾散落在隧道排水槽内,日积月累会造成排水管堵塞,影响隧道的排洪能力,而且一旦煤面漫延过轨道,还随时可能造成列车脱轨。

  由于隧道排水槽直径只有15厘米,只能用铁锹侧着一点一点铲,还要长期保持弯腰动作,时间长了腰酸背痛、身体僵硬,甚至抽筋。作业没多久,工人们的脸上和眉毛已经沾满了煤灰。

  车间主任杨勇介绍说:“一般进来隧道最少得走4到5公里,才能到达干活的地点。连续作业时长一般是3个小时,1个班组10个人,一个天窗可以清出2到3立方的煤灰,大概是四五百袋。”

  针对清煤清淤过程中遇到的不同情况,他们还自制了各种工具。“我焊接了一个工具,能铲排水槽的淤泥,还能钩出来垃圾泡沫之类的东西,人也不用爬那么远,扎一下就能带出垃圾来了。”段鸿年说。

  正是有像孟祥晨他们这样“守隧人”的无私奉献,暖城“黑金”才能在这个春节持续点亮万家灯火。

  

转载声明:转载请注明出处并做回链

主办: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

承办:鄂尔多斯市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1506000004     蒙ICP17002409号-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7-8581170(工作时间)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 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

邮箱:ordosxxbs@163.com

   蒙公网安备 15060302000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