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鄂托克前旗依托农牧业优势,积极培育一批小而精、小而优、小而强的传统奶制品工坊,大力推进养殖加工一体化发展、延伸产业链条、打造区域品牌、助力农牧业高质量发展,让群众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
走进昂素镇苏力迪嘎查牧民斯林格家的院子,晾晒架上摆满的奶制品让人垂涎欲滴。斯林格和妻子正忙着打包客户订单,他介绍道,从2006年开始接触奶食品制作,这一做就是17年,凭借多年积累的经验和精准的市场研判,于2017年注册了“乳创阿哥”品牌奶食品,他家的奶制品不断推陈出新,不仅有传统的黄酥油、奶皮、乳清,还有自己研发的火龙果奶花、奶皮炒米卷、山楂奶皮、乳清酒等新产品近20个种类。
“通过走出去考察别人的产品,我们自己也研发了好几种产品。”斯林格说。
在斯林格家的牛棚里,40多头奶牛整齐划一地一边听音乐一边吃“晚饭”。斯林格说,奶制品的品质好不好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奶源的品质高不高,所以他家的奶牛吃的饲料全部是用自家苜蓿、玉米压片、青贮按比例混合而成,不仅蛋白含量高,而且可以为奶牛精准提供生长、泌乳所需的脂肪、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奶牛在吃好的同时每天都要定时到自家草场“溜达”8个多小时,以保证奶牛足够的运动量。
从奶源的甄选到每一种奶食品的制作、包装、销售,斯林格不断延长奶制品加工产业链,其产品颇受周边消费者喜爱,越来越多消费者直接通过线上下单进行购买,这已经成为他们家主要的收入来源之一。
鄂托克前旗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资源优势,高度重视与毗邻地区的合作交流,特别是今年以来,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精准向外推介本旗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人才优势、政策优势,积极打造区域合作示范区,而斯林格就是其中一户典型受益者,他家的奶食品多次被带到银川、盐池以及杭州、上海等地区进行展示展销。在政策扶持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鄂托克前旗传统奶制品工坊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传统奶制品产业成为鄂托克前旗牧民创业就业、稳定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