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官方微信

首页>新闻>旗区动态
达拉特旗:“十大孔兑”综合治理成为黄河 “几字弯”生态发展金钥匙
发布时间:2023-11-29 16:42:01      作者:赵燕      来源:达拉特旗      【  保存
  打印       
分享到:
       

“几字弯”生态发展金钥匙

“十大孔兑”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境内,是从南向北直接入黄的十条并行支流,发源于鄂尔多斯台地,流经库布其沙漠,通过冲积平原汇入黄河,从西到东依次为毛不拉孔兑、卜尔色太沟、黑赖沟、西柳沟、罕台川、壕庆河、哈什拉川、母花沟、东柳沟和呼斯太河,流域总面积8200平方公里。

多措并举、全域治理,治理成效显著。近年来,达拉特旗全面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积极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旗创建,守护黄河生态底线,先后实施了罕台川综合治理项目、黄河上中游治沟骨干工程项目、水保国债项目、世行一二期工程、砒砂岩生态减沙工程、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淤地坝系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等一大批项目。多措并举推进“十大孔兑”全流域综合治理,达拉特旗森林覆盖率和植被覆盖度由2001年的10.2%和 64.4%上升至现在的28.9%和78.8%;累计完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面积4084平方公里,建成堤防167 公里,“十大孔兑”综合治理度由原来的18.3%提高至 32.79%。

科学规划、分类施策,治理模式不断优化。达拉特旗立足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围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生态建设的理念,坚持“党委政府主导、农牧民主体、国家项目带动、全社会参与”的原则,针对上中下游不同地区的地形地貌、禀赋条件和国土空间功能定位,因地制宜,分区治理。在上游孔兑丘陵沟壑区治理中,采取“山顶植树造林戴、山坡退耕种草披褂子、山腰兴修梯田系带子、沟底筑坝淤地穿靴子”的生态综合治理模式;在中游库布其沙漠治理中,采取“南围、北堵、中切割”的治理模式;在下游黄河冲积平原治理中,按照“稳槽固滩”的治理模式推进。多种模式齐抓共管,有效地控制了局部地区水土流失,减少了入黄泥沙,改善了生态环境。

强化举措、狠抓落实,绿色发展可持续。达拉特旗从旗级层面进行统筹,积极推进“十大孔兑”综合治理。2022年,争取各级资金1.66亿元,新建淤地坝工程29座,除险加固8座。实施4条小流域综合治理141平方公里,是我旗有史以来单年度投资水保项目最多的一年。小流域各项治理措施发挥效益明显,年调水总量237万立方米,年减少水土流失量为36万吨,治理区林草覆盖率达到60%以上。2023年,安排“十大孔兑”水利治理资金2.6亿元,重点推进西柳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聚焦上游丘陵区、中游风沙区,共划分为11 个小流域片区,打造2个生态清洁小流域示范工程和1处沿黄生态廊道,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面积39.1万亩,新建淤地坝9座,目前主体项目已完工。

下一步,达拉特旗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总体要求,扎实推进黄河内蒙古段堤防达标工作,实施束鸡沟河道治理工程、九大渠引洪拦沙工程、西柳沟河道治理工程、小流域治理和淤地坝建设等工程,力争到2025年,水土流失面积减少到3381.52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提高到58.97%。

转载声明:转载请注明出处并做回链

主办: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

承办:鄂尔多斯市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1506000004     蒙ICP17002409号-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7-8581170(工作时间)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 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

邮箱:ordosxxbs@163.com

   蒙公网安备 15060302000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