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官方微信

首页>新闻>旗区动态
鄂旗:握牢包联“接力棒” 跑赢驻村“幸福路”
发布时间:2023-10-19 09:29:00      作者:郭毅勋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      【  保存
  打印       
分享到:
       

  近年来,鄂托克旗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切实做好包联驻村帮扶工作,108名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队员积极投身乡村全面振兴第一线,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展担当、显作为。 

  接好村庄“规划棒”,跑赢合作“共生路” 

  “乌兰吉林好地方,东靠滩来西靠梁;西门特牛排成行,阿白山羊都养上;春耕秋收不用人,一社五部幸福村……”浅显易懂、朗朗上口的村歌中所描绘的正是全体村民在“一社五部”发展模式下增收致富的真情流露。乔渊是鄂尔多斯市财政局派驻木凯淖尔镇乌兰吉林村第一书记。作为一名“80后”年轻干部,他迅速进入角色,深入一线,扎根基层,依托“一社”即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逐项优化强化“五个合作部”,积极联系企业对接土地流转承包,协调资金建设大型仓储库,推动信贷公司签订信贷协议,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截至目前,信用合作部首批入社村民326人,初始运营资金筹集368.5万元,村民社员发展养殖累计借款291万元;购销合作部完成饲草料统购95车次3200吨,为乌兰吉林村民节省30余万元;土地合作部整合123户村民及集体机动土地高标准农田建设3700亩,全部实施社会化服务,按照每亩800元的标准由土地合作部流转承包经营管理,为农牧民亩均增收500元以上;养殖合作部现有西门塔尔基础母牛51头、犊牛23头,养殖合作部销售肉牛32头,销售额达52万元;农机合作部购进投入使用拖拉机、收割机等大型农业机械13台,向本村农牧民按照低于市场价5—10元每亩的价格收取农机服务费用,为农牧民节约生产开支10万元。 

  接好资源“整合棒”,跑赢多元“共富路” 

  地处黄河沿线的蒙西镇渠畔村,过去一直以传统农牧业为主,农牧民人均土地少,土地分散、集体经济和农牧民收入缺少增长动能,农牧民经济收入来源单一。鄂尔多斯海关驻村工作队在驻村第一书记郭晓锋的带领下,与村“两委”积极探索农牧业发展新路子,大力推动土地流转,全村产业发展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2022年以来,全村成立4个专业合作社,按照每亩650元,5年为一个周期,将全村6500亩土地全部流转给当地企业经营管理,同时安排剩余劳动力就近在土地上和工业园区务工获得工资性收入,实现全村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在土地流转过程中,驻村第一书记充分发挥党员带头示范作用,多次深入农牧民家中做好思想引导工作,得到农牧民认可和赞许。脱贫户陈彩云现有耕地81亩,土地流转前自己经营20亩,租赁经营20亩,剩余40多亩地无人问津,每年收入3万元左右。土地流转后,陈彩云每年土地租金收入5万多元,园区保洁每年收入2万多元。 

  接好综合“治理棒”,跑赢和谐“团结路” 

  2020年,鄂尔多斯市中级人民法院派驻木凯淖尔镇召稍村第一书记刘建文面对地广人稀矛盾多的村情,探索以“文艺连心、文化塑村”为发展思路,引导53名村民组建了一支以老党员为队长的“召稍文艺队”,新建1处多功能“乡风文明大礼堂”,增进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充分发挥自己熟悉法律和善于调解纠纷的特长,在刘建文的带动下,村“两委”积极响应并联合木凯淖尔镇政法综治服务中心,联合购置电子法院系统矛盾调解平台,建立“线上联心法庭”,推动形成“村民有诉求、镇里有回应、线上有援助、审判有书记”的四方联动机制,第一时间将村民矛盾纠纷化解于未然;引导村民参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完成排练演出150余场次,形成“党建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生动新局面。 

  接好兴办“实事棒”,跑赢暖心“服务路” 

  “以前出去销售农畜产品还得看天气情况,现在路修好了,我们再也不用担心了,可惜的是我们的路书记调走了。”木凯淖尔村村民高虎维口中的“路书记”便是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的阿日宾德力格尔。 

  从担任木凯淖尔镇木凯淖尔村驻村第一书记,到2022年2月调整到苏米图苏木额尔和图嘎查驻村第一书记,每到一处阿日宾德力格尔想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修路,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路书记”。 

  2021年8月,阿日宾德力格尔主动请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上任后他第一件事便是协调各方修筑了7社到9社的10.4公里沥青路。2022年2月,因工作需要他被调整到苏米图苏木担任额尔和图嘎查驻村第一书记,通过走访调查,了解到巴音柴达木小队住户集中但存在路难行的问题。他及时对接协调市旗两级交通部门,于今年7月正式启动该条沥青路的开工仪式。在鄂托克旗担任两年多的驻村第一书记,阿日宾德力格尔始终坚持求真务实,踏踏实实为农牧民办实事、办好事。截至目前,他积极主动协调各方资金2000余万元,帮助修筑嘎查村沥青路、砂石路36公里,直接受益农牧民83户,成为农牧民群众的“贴心人”。 

   

   

转载声明:转载请注明出处并做回链

主办: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

承办:鄂尔多斯市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1506000004     蒙ICP17002409号-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7-8581170(工作时间)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 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

邮箱:ordosxxbs@163.com

   蒙公网安备 15060302000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