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官方微信

首页>新闻>旗区动态
牛羊产业唱响乡村振兴主旋律
发布时间:2023-02-24 09:54:00      作者:王丽曼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      【  保存
  打印       
分享到: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近年来,准格尔旗沙圪堵镇立足养殖业优势条件,将牛羊产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助力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通过养殖大户带动、村集体经济联合托管代养等模式,加速推动牛羊养殖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在沙圪堵镇速机沟村村集体经济肉牛养殖基地,40多头西蒙特尔肉牛、150头安格斯肉牛正在宽敞的棚圈里悠闲漫步,它们个个膘肥体壮,毛色油光发亮。2019年,在政府的扶持下,速机沟村村集体经济投资近300万元,建起了标准化肉牛养殖场,通过滚动发展,持续壮大养殖规模。

  “起初养了40多头牛,到如今发展到200多头,每年盈利都在20多万元,纯利润七八万元。”沙圪堵镇速机沟村党支部书记李二福介绍道。

  肉牛羊产业想要健康发展,规模养殖是必经之路。速机沟村从建厂之初,便选择走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之路,从饲草料加工到投喂、饮水基本实现半自动化,200多头牛两名村民便可以养殖。沙圪堵镇速机沟村村民李三福自2019年开始在养殖基地打工,半自动化养殖让他解放了“双手”,每月能稳定收入5000多元,还不影响种地,收入大幅度增长。

  一直以来,肉羊养殖业都是沙圪堵镇的支柱产业,过去家家户户传统的养羊模式,如今也开始向精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在沙圪堵镇杨禾富泰牛羊肉体验店内,羊肉按照每一个部位被精细化分割后,贴上标签,打好包装,通过冷链物流发往全国各地。

  “产品都是进行精细化分割和包装,今年春节我们的产品销售到浙江、陕西、上海、北京、天津等地,销售额达到400多万元。”准格尔旗杨禾富泰养殖场负责人杨永飞说。

  2019年,常年在外打拼的杨永飞返回家乡,在沙圪堵镇福路村建起了肉羊养殖基地。起初靠着培育基础母羊发展,但是随着后期的发展杨永飞逐渐发现,这种传统养殖模式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于是他另辟蹊径,通过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积极培育品牌。

  “要想打破传统的寄养方式,不被市场牵着鼻子走,一定要有自主品牌。我们从养殖的源头抓起,到精细化分割,再到后来的包装,形成一个全产业链的模式。在这种模式的运作下,相比往年同期,销售额翻了三番。”杨永飞说。

  近年来,沙圪堵镇聚焦“牛羊产品输出基地”目标,通过扩大牛羊养殖联合体规模,大力发展肉羊和绒山羊、安格斯牛等特色养殖,持续推动畜牧业养殖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目前,全镇牛羊存栏达21万只,年稳定出栏7万只。

  “加大养殖业基础设施建设,对现在的牛羊品种进行改良。积极对接销售市场,加快打造牧业产品的实体销售店,推动肉食品产业品牌化发展。”沙圪堵镇人民政府镇长薛欣波说。

  

转载声明:转载请注明出处并做回链

主办: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

承办:鄂尔多斯市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1506000004     蒙ICP17002409号-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7-8581170(工作时间)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 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

邮箱:ordosxxbs@163.com

   蒙公网安备 15060302000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