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官方微信

首页>新闻>旗区动态
鄂前旗敖勒召其镇:党建引领“点亮”乡村振兴路
发布时间:2022-09-13 09:18:00      作者:李鹏飞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      【  保存
  打印       
分享到:
       

  缤纷五彩绘秋田,五谷丰登瓜果香。进入金秋,丰收的颜色把敖勒召其镇装点得五彩缤纷,火红的辣椒挂满枝头,五颜六色的瓜果压弯了枝头,而最美丽动人的是绽放在丰收时节里一张张动人的笑脸。

  走进敖勒召其镇,一股蓬勃的生机活力正在勃发。农牧民们辛勤耕种,有了增收致富的产业,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增强了群众幸福感,全镇领导干部信心十足,甘当发展“领头雁”。

  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敖勒召其镇按照全旗构建“红色引擎、全域党建”“16585”工作格局要求,紧扣全旗“四区”建设目标要求,以建设“亮丽敖镇”为目标,以产业兴旺为统领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全面延伸产业链、打通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在广阔田野上书写乡村振兴的时代答卷。

  党建“领路”,支部堡垒强起来

  办好农村的事情,关键在党;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组织振兴。乡村振兴是一个历史过程,必须保持战略定力,以党的建设为根本,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披荆斩棘、夙兴夜寐、久久为功。

  “我们立足漫水塘村产业发展实际,通过组织联建、村企联合、产业联抓、利益联结“四联”举措,全力打造“党企聚合力、惠泽漫水塘”党建品牌,推动党建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相融互促。”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乔继虎说。

  如今,漫水塘村的“四联”举措已经颇见成效:构建起“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牧民”模式,依托自治区级龙头企业宏野农牧业开发公司示范带动,成立宏野农牧业专业合作社,吸纳社员30户,建设高标准农牧业示范基地1000亩,连户经营土地700亩,标准化养殖棚圈10栋,拱棚44栋,实现统一种植品种、统一育苗、统一技术服务、统一产品销售,带动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

  漫水塘村的蜕变,恰恰折射出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的重要性,从中更能管窥敖勒召其镇把党建作为乡村振兴重要统领的工作局面。

  敖勒召其镇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优势,把支部建在生产链、销售链和服务链上,实施人才兴业、党员先锋、书记领航工程,探索推进龙头企业联村带乡、村集体经济联合体深加工项目等经济发展模式,以切实有效的党建领航模式引领乡村振兴跑出发展加速度。

  产业“带路”,农牧民腰包鼓起来

  走进三道泉子陶伦社,农家乐、采摘园、温室大棚……形式多样、种类丰富的项目,扑面而来的发展气息令人震撼。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2.45万元,农牧民人民纯收入达2.2万元以上。

  以点带面,联动发展,敖勒召其镇通过三道泉子村的产业发展小切口带动全镇产业振兴联动发展。

  根据全镇区位特征、立地条件,以三区协同为支撑,以两园驱动为引擎,划分为东部高效畜牧业示范区、西部现代农业示范区、镇郊产业融合示范区,建设恒鑫现代农业示范产业园、三段地现代农牧业综合产业园,形成多村“抱团”发展之势,打造“多村一品”,推进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全面畅通产业振兴发展链条。

  文明“铺路”,美丽乡村靓起来

  加大村庄环境美化,成立志愿服务队,进行常态化的宣传教育活动……在大沙头村,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农牧民的腰包越来越鼓,对精神文明的需求也日益提升,为了让农牧民们既“富口袋”,又“富精神”,村委会喷绘文化景观墙,建立“善行义举四德榜”,注重发挥“四会”等群众组织作用,广泛开展“最美家庭”“闩整人家”等评选活动,从乡村治理、村庄面貌和村民精神风貌等方面实现全面提升,使大沙头村成为自治区级“文明村”。

  美丽乡村离不开文明新风引领。敖勒召其镇从不断满足农牧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出发,坚持文化润农,涵养精神,用新时代的敖勒召其镇精神为乡村振兴塑形铸魂,构建“农村+城市”“集中+分散”“线上+线下”“固定+流动”的文明实践大格局,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到嘎查村、入户、见人、走心。

  新希望收获在广袤田间,新动能孕育在美丽村落,如今,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亮丽敖镇”路线图正徐徐铺开。

  

转载声明:转载请注明出处并做回链

主办: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

承办:鄂尔多斯市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1506000004     蒙ICP17002409号-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7-8581170(工作时间)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 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

邮箱:ordosxxbs@163.com

   蒙公网安备 15060302000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