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官方微信

首页>新闻>今日鄂尔多斯
伊旗乌兰木伦村“让大家都有活干,有钱赚”
发布时间:2023-04-20 09:34:00      作者:郭东昕 呼群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      【  保存
  打印       
分享到:

  乌兰木伦村位于伊金霍洛旗东南部,全村总面积80平方公里,下辖6个村民小组,境内煤炭资源丰富,交通便捷,有大小煤矿11个,年生产能力3500万吨。截至2022年,村集体固定资产达到5.2亿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5050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9万元。

  “现如今,我们村老百姓日子过得都挺滋润,但‘当下’并不意味着‘长久’,唯有‘求变’,才能走得更远。”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镇乌兰木伦村党总支书记张彦军深知挖煤卖煤不是长远之计,“钱从哪来”“人往哪去”“怎样能持续”,是乡村振兴需要重点解决的核心问题。

  “我们要把‘施工图’变成百姓美好生活的‘实景图’,持续扩大村集体经济,让老百姓有活干,有钱赚。”张彦军说,他们将按照“一年见效、三年建成、五年巩固”的要求,不断推动特色产业发展,高质量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

  煤矿复垦收获“金山银山”

  春和风畅,刚刚结束一轮降雨。行走在乌兰木伦村,自然生态美丽如画、绿色产业活力蓬勃,一条彩虹适时出现,完美地衬托出新农村的日新月异。

  踏着新泥,我们来到了乌兰木伦村一社的千亩复垦再造优质土地项目现场,据村委委员袁志喜介绍,该项目于2020年3月完成了土地整合,以村集体自筹方式共投资550万元。

  “土地不能浪费,我们将煤矿沉陷区土地整合、复垦,并且配套建设了滴灌等农业设施。”袁志喜说。

  “这两年种葵花的效益还不错,每年可增加收入40万元,解决了60个劳动力的就业,村民在家门口捧上了‘金饭碗’。”袁志喜感叹,现在村民日子过得好,每到年底,一社的村民还能有1500元的“分红”。

  项目跟着规划走,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土地整合后的合理开发利用,为乌兰木伦村乡村振兴持续输入“源动力”。

  大棚经济“坐地生金”

  “你看看我这大棚,种的各类瓜果蔬菜,自己吃一部分,再卖一部分,健康、省心还能赚钱,一举三得。”丰收的画卷让村民杨美莲喜上眉梢。

  在乌兰木伦村三社,一排排种植大棚坐落整齐,大棚内春意融融,瓜果蔬菜长势喜人。

  “我们坚持立足发展定位,依托资源优势,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围绕农业高产、高效、优质、绿色的发展方向,共投资400万元在煤矿回填复垦土地上建成日光温室大棚40个。每个大棚每年按3万元收入计算,可实现收入120万元,三社村民人均可增收3669元。”乌兰木伦镇乡村振兴办副主任贾洁告诉记者,项目实施以来,解决了村民就业、实现了增收,丰富了周边老百姓的“瓜果篮子”,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

  “既有固定收入,又可以照顾老人孩子,生活顺风顺水。”杨美莲笑着说。

  近年来,乌兰木伦村在“大棚种植”上做文章,大力发展棚膜经济,提高土地产出和经济效益,使大棚经济效益最大化,特色种植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把“金钥匙”。

  砖厂闯出“致富路”

  在村委会不远处,一家名为“鄂尔多斯市红河情实业有限公司”的砖厂正在紧锣密鼓生产,“哒哒哒”的机械轰鸣声环绕着整个厂房,公司负责人杨占金在指导工人按生产配方加料,确保砖块质量,厂房外,叉车、拖拉机来回穿梭,呈现一派忙碌的景象。

   “去年,我们砖厂销售额达1300万元,除去材料成本和工人工资,纯利润达500多万元。”说起砖厂的运营情况,杨占金满脸自豪。

  据了解,该厂是由村党支部与村民通过“PPP合作”模式投资7000万元建成煤矸石烧结砖厂,年回收利用40万吨煤矸石,产出8000万标砖,提供就业岗位40个。

  砖厂以工业固体废渣煤矸石作为原材料,不仅能废物利用,还对保护土地、环境和节约能源大有好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杨占金坚定地说。

  今年52岁的村民杨俊达在砖厂工作,一个月有8000元左右的工资。

  “就近干,能顾家,高收入,这样的营生到哪里去找呢?”面对未来的美好生活,杨俊达信心满满。

  “下一步,我们将巩固特色产业持续发展,拓宽营销渠道,在保护生态环境不受破坏的前提下,为村民和村集体经济‘强筋壮骨’。”杨占金说。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乌兰木伦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科学有效、农民受益的产业发展之路。村子先后荣获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国家森林乡村、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和旗级“千村示范 万村行动”的示范村等荣誉,并入围了内蒙古第二批特色小镇培育名单。

  然而,乡村振兴不是一蹴而就的简单小事,而是需要凝心聚力、久久为功的事业。

  “我们将全力打造产业发展劲头足、农民增收速度快、基础设施配套全、乡村治理效能好、人居环境建设美、乡村风气正的全面发展的综合体,让‘示范村’为老百姓带来美好,带来幸福。”乌兰木伦镇党委书记高中昌由衷说道。

  

转载声明:转载请注明出处并做回链

主办: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

承办:鄂尔多斯市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1506000004     蒙ICP17002409号-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7-8581170(工作时间)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 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

邮箱:ordosxxbs@163.com

   蒙公网安备 15060302000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