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毛羊产羔率由115%提高到152%,‘羊生羊’助力牧民‘钱生钱’。”市农牧业科学研究院谷英说。
“以前百母生百子,最多生115只,现在我们都按‘细毛羊高效繁殖技术’养,百母能生152只羊,我家‘顶峰’时达到过187只。这多亏了谷英。”乌审旗乌审召镇布日都嘎查牧民萨仁花说。
谷英算了一笔账,每只细毛羊能繁母羊新增收益372.08元,户均增收3.72万元,人均增收1.2万元左右。
截至目前,共示范推广25.8万只能繁母羊,养殖户新增纯收益9600多万元。
“天文数字”背后,只有谷英知道吃了多少“苦”。历时3年与团队研究出“细毛羊高效繁殖技术”,从研发“按技术需要配制的母羊精补料”,到制定母畜饲喂营养参数和配种方式,再到开发配套技术和产品等,统一细毛羊“吃穿用度”,增加细毛羊成熟卵泡的排出,提高繁殖率,最后“变现”。
除此之外,她的多项研究成果解决了畜牧业生产多年来的技术难题,有效促进农牧业增产、农牧民增收。
2012年,谷英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3年,作为第三完成人集成“鄂尔多斯细毛羊冬春季节高效舍饲养殖配套技术”。截至目前,累计推广181.5万只,增加纯利润3.03亿元。
2015年到2018年,作为第二完成人研究集成“细毛羊高效繁殖技术”,成功解决了细毛羊繁殖率低这一项多年来想解决而未解决的技术难题,该项目经专家组验收,技术水平达国内先进水平。该技术向全国主产区推广,各地结合实际情况,激起了“涟漪效应”。
2020年开始进行“绒山羊高效繁殖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整体示范推广后阿尔巴斯绒山羊的产羔率由105%提高到了136.5%。截至目前,示范推广了18.6万只绒山羊能繁母羊,新增经济效益5728.8万元。
之后,还完成了“羔羊育肥”等多项实用技术。
谷英先后获鄂尔多斯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丰收奖一等奖、二等奖等多项奖项,获专利证书6项,审定通过地方标准14项,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先后被评为内蒙古321工程第三层次人才、内蒙古自治区三八红旗手、鄂尔多斯英才、市三八红旗手、市优秀科技特派员。
“冬天零下二十多度,看着谷英在羊圈打哆嗦”“怀孕还在熬夜做技术研究”“我家每只羊她比我熟悉”……谷英每年下乡100多天,在羊圈里“行万里路”,对羊观察、跟踪、记录;在实验室里“坐穿板凳”,寻找差异、反复试验、整理技术;在推广技术时,做“开路先锋”,与牧民共情、转变思想、增收致富……
“2023年,我们将继续进行细毛羊新品培育,同时进行非常规饲料开发利用,以提高草场自有灌木等粗饲料的利用率,缓减饲草料短缺的现状,提高养殖效益,保护生态环境。阿尔巴斯绒山羊将进行智慧化标准化牧场建设关键技术研发和示范推广等。”
现在,谷英又为科技创新“投石问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