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官方微信

首页>新闻>今日鄂尔多斯
“春光正好——行进在园区”融媒系列报道之七
达拉特经济开发区:一滴水、一粒渣的“绿色自白”
发布时间:2023-03-21 10:02:00      作者:金咏 李慧来 侯骄轩 刘国正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      【  保存
  打印       
分享到:

工作人员正在废水过滤加药间调整超滤回流管压力。

  阳春三月,春风习习。走进位于达拉特经济开发区的内蒙古荣信化工有限公司,宽阔的道路四通八达,现代化厂区内机器轰鸣, 据说在这里有两个“兄弟”,他们循环往复,变废为宝,用小身体为企业创造了大价值。他们分别是工业废水和煤气化渣,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听听这兄弟俩的故事。

  ——我是一滴水,曾经的我十分纯净清澈,但来到了工厂之后,我和伙伴们夜以继日地在“高温”中为生产加工化学原料提供巨大能量,生产完成之后,我就变成了含有大量无机盐的高盐废水、含盐废水和排污水。作为工厂里的“老大难”,何去何从成了让人头疼的事,如果直接对外排放,我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直到有一天,我被送去了一个叫做中水回用站的地方,在这里我华丽“变身”为生产用水、工业用盐。在去中水回用站之前我先到污水处理站做了个“美容”,经过一系列的“美容套餐”我成为可利用的废水,在拿到进入中水回用站的“入场券”后,我一分为二,95%化作中水成为企业生产用水,剩余的5%进入蒸发结晶站,通过蒸发结晶分盐技术,变成了可直接为企业创收的硫酸钠、氯化钠等工业用盐。

  从此以后,我就从“水废”变成了“水宝”,现在的我每年可以为企业减少排污费700万元,节约水费430万元,产出工业用盐达2.1万吨。真正意义上使企业实现了工业废水“零排放”。

  同样被循环利用的还有我的好兄弟,他就是煤在气化过程产生的煤气化渣。荣信化工有限公司年产气化渣约40万吨,大多以堆存和填埋的处置方式处理,每年运输费和处置费1200万元以上,不仅为企业带来了经济负担,同时也为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压力。

  ——我,煤气化渣,大家都管我叫“工业固体废弃物”。我比我的好兄弟工业废水更让人犯愁,我的身体里含有大量有毒有害元素,如果得不到合理处置,不仅会让我释放出大量有害气体和烟尘,污染空气,还会让我融入土壤,破坏土壤肥力,使植物不能生长。

  其实我也并非一无是处,虽然我毒性很强,却富集大量的有用成分,可用于建筑材料、陶瓷材料、吸附材料等领域。但因目前技术所限,想要把我分离开来难度较大,不仅生产成本高、附加值低、质量不稳定,而且如果处理不当还会产生大量废水,造成二次污染。

  最近,听说我的“好日子”快要到了,我的“主人”荣信化工从内蒙古科技大学请来专家对我进行“把脉”后,实施煤气化渣绿色低碳资源化利用项目,探索出了气化渣矿物组分分离规模化、高值化利用技术,这种技术手段可以把我体内元素进行全组分、绿色、低成本分离,让我实现高值化、减量化、无害化。

  通过磨粉、低温活化、磁选、酸溶、固液分离等一系列“手术”流程后,我最终由煤气化渣变成了氢氧化钙、铁矿石粉、氢氧化铝、二氧化硅、氢氧化锰等多类高附加值新材料产品,不仅能实现节能减排还能循环利用,可让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

  “双碳”战略的要求、绿色转型的推进、企业观念的转变、先进技术的引入,让曾经百无一用的我们,变成了现在的“有用之材”,为产业转型、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这就是一滴水和一粒渣的励志故事。

  新闻多一点

  近年来,达拉特经济开发区以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为可持续发展的切入口,以延伸产业生态链为重点,以企业集聚型集约化发展为目的,推进绿色工业园区建设,推动余热余压利用、企业间废物交换利用和水的循环利用,积极引入国内成熟企业的先进工艺驻园区调试,引进杂盐资源化利用和高盐废水资源化回收再利用项目,建设了废水分质收集与回用水管网,大力发展外排废水回用和“零排放”技术。在废渣资源化利用方面,充分利用粉煤灰、冶炼废渣、污泥等大宗工业固废物,就地转化用于生产陶瓷砖、标准砖等建材产品……通过一系列举措,废水、废物、废烟、废气等利用率不断提高,循环经济发展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时,开发区从物料闭路循环、副产品及废物回收利用、水的分类和循环利用等角度规划补链项目,大力推动项目间、企业间、产业间实现首尾相连、环环相扣、物料闭路循环,物尽其用。未来,开发区将加快落实循环化改造实施方案,不断完善延长现有产业链,实现各产业链内部的延伸和废弃物资源化产业链之间的循环,努力打造“横向联合、纵向延伸、循环链接”的经济发展新格局。

  记者有一评

  变废为宝为绿色转型再“着色”

  废水实现零排放,“吐出”氯化钠、硫酸钠等“值钱”宝贝;煤气化渣,变成了氢氧化钙、铁矿石粉、氢氧化铝、二氧化硅、氢氧化锰等多类高附加值新材料产品……变废为宝,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是工业实现绿色转型的必然路径。

  达拉特经济开发区像工业“社区”,如何让“家家户户”绿色思想转变为绿色“大循环”?园区不仅在产业前端下功夫,以商招商吸引产业链上下游“新邻居”,实现绿色产业规模集聚;还在后端想办法,坚持“你的废料,我的原料”的发展理念,通过培育创新主体、搭建创新平台、加大政策扶持、优化科技服务等系列举措,推动点上优化、链上联动、园内循环,做到降碳、减污、扩绿协同推进,实现环境效益的同时,收获了“金钵银钵”。

  保护好绿水青山,才能赚得金山银山。加速产业转型升级,让企业“小循环”实现产业“大循环”,让发展既有“含绿量”又有“含金量”,是全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色调”。当达拉特经济开发区的一系列“变废为宝”举措不断“落笔”,必然让这主色调更加浓烈,这是大势所趋,也是自身刚需。

转载声明:转载请注明出处并做回链

主办: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

承办:鄂尔多斯市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1506000004     蒙ICP17002409号-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7-8581170(工作时间)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 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

邮箱:ordosxxbs@163.com

   蒙公网安备 15060302000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