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水暖,候鸟先知。在杭锦淖尔湿地栖息、在伊金霍洛旗红海子边觅食、在鄂尔多斯遗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穿梭、在达拉特旗的沿黄湿地嬉戏……近年来,每到春季,候鸟成为我市各大湿地的常客。候鸟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它们会“用脚投票”,如约而至的候鸟,将“票”投给了我市良好的生态环境。
候鸟为什么恋上鄂尔多斯?俗话说,鱼逐水草而居,鸟择良木而栖。纵观鄂尔多斯生态建设发展史,从黄沙漫漫到大美绿城、从沙进人退到沙里淘金、从政府唱“独角戏”到“全民之战”,向绿进发、逐绿而行的征程中,鄂尔多斯锚定目标,始终把生态建设作为求生存、图发展、谋富裕的根本大计来抓,制定出台了一揽子顶层设计,一棒接着一棒干,让绿色深入基因、流淌血脉。量变到质变,累战而功成,如今的高原大地上,蓝天白云已成常态、绿水青山处处风景。
以绿为底、着墨生态,鄂尔多斯人欣喜地见证着生态环境向美之变,也深刻感受到了城市“颜值”和生态“气质”的持续提升。新征程上,我们当继续保持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定力,把生态建设放在实现“三个四”目标任务、推动转型发展、全面建设现代化鄂尔多斯高度来谋划,坚决扛起绿色使命,在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上展现新作为,让生态文明建设一路奋进、生态保护步履铿锵、发展底色绿意更浓,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为强劲的“绿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