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河浩荡,大漠浩瀚。黄河“几”字弯怀抱里,现代名城鄂尔多斯依偎其中。在这里,开窗见绿、出门游园、城在林中、林在城中、人在景中的园林城市日渐成型;在这里,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越来越多市民感受到了“幸福来敲门”的喜悦;在这里,城市道路四通八达,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城区功能日臻完善,群众生活品质不断升级……这是鄂尔多斯住房城乡建设工作内外兼修带给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变化。
贯彻新理念 公园城市开新局
从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成都首提“公园城市”,到2022年国务院同意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开辟了城市发展新境界。以康巴什城市建设为引领,鄂尔多斯七旗两区城市建设整体取得巨大成就,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8%,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殊荣。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公园城市”建设的新理念,鄂尔多斯市委、政府提出了打造黄河“几”字弯公园城市的新目标。市住建局作为牵头部门,推动出台加快建设生态宜居公园城市的意见,组织编制公园城市建设规划,促进城市整体形态、发展方式全链条优化和适应性重塑,让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更智慧,公园城市成为引领城市发展的新引擎。
用心抓改造 老旧小区换新颜
老旧小区基础设施陈旧破损,环境脏乱差,小区居民住得既不方便、更不舒适。市住建局把老旧小区改造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发展工程,指导旗区分年度建立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库,与居民充分协商制定改造方案,协调市财政每年安排5000万元用于老旧小区改造,全市2000年前81%、236个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2.6万多户居民的居住条件在家门口“升级”。特别是同步为217户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好评。
突出大保护 美丽乡村更宜居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国家战略。黄河流经鄂尔多斯728公里,为保护好母亲河,市住建局在短短的三年内建成垃圾焚烧炉74座、污水处理厂31处,推动全市农村牧区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和生活污水处理覆盖率均达到98%,“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彻底成为历史,天蓝地绿水净成为鄂尔多斯一张新名片。
深耕“放管服” 营商环境立标杆
2019年之前,鄂尔多斯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需195个工作日,时间长、环节多。市住建局把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作为头号改革任务,建成全市统一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综合采取“减、放、并、转、调”等措施,将审批时限压缩至75个工作日,企业再也不需要多头跑、反复跑。鄂尔多斯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成为自治区标杆,为全市连续两年蝉联全区营商环境评估综合得分第一发挥了积极作用。自治区定于近期在鄂尔多斯召开工改经验交流现场会,鄂尔多斯经验将在全区推广。
倾力破难题 “三难”问题成历史
鄂尔多斯在快速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房地产“回迁难、入住难、办证难”等历史遗留问题。面对群众的烦心事,市住建局一个楼盘一个办法,一个问题一个措施,分类施策,精准发力,经过三年多的集中攻坚,推动解决房地产历史遗留问题项目624个、26.2万套、3745.8万平方米,全市99.6%的“三难”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同时,市住建局深挖问题根源,深刻吸取教训,全面推行新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制度堵塞监管漏洞,建立房地产闲置楼盘项目“超市”,吸引近197个项目陆续“入市”,促成17个项目达成投资合作,全力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住房城乡建设工作处处落脚民生,件件关乎百姓。市住建局精耕细作,着力补齐发展短板,城市建设实现从规模扩张向品质提升转变,从“住有所居”迈向“住有宜居”,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人居环境水平愈发优化,助推美丽宜居鄂尔多斯成为聚商、聚人、聚业的大美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