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花”常开长盛,绽放和美芳香。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推进我市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立足有形、有感、有效,围绕活动主题,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主题活动,构建多角度的宣传教育格局,让民族理论政策和民族团结深植草原儿女心中。
弘扬政治主旋律 唱响“同心曲”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及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自治区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及时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文件。
高度重视,纳入考核。我市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坚持高位推动,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制定印发《鄂尔多斯市民族团结创建发展规划》,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纳入“五位一体”考核。同时,市级层面定期开展民族法规政策贯彻落实情况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专项督查和互观互检,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工作“周计划、旬督查、月通报”制度。
积极响应,共同发力。今年4月底,制定印发《鄂尔多斯市开展2022年“全区民族政策宣传月”活动方案》,明确12个专项领域活动和10项重点主题活动的目标任务、主要内容、实施步骤及重点任务,统筹推进民族政策宣传工作,8月底印发《鄂尔多斯市2022年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六个一”主题活动,扎实推进“八进”向“10+6+N”延伸,认真部署安排各项工作。
精准把脉群众需求 唱响“民生曲”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项工作都要往实里抓、往细里做,要有形、有感、有效,要精准把脉群众需求,解决群众实际问题。
组建团体,精准服务。借“一周两月”活动为契机,鄂尔多斯市统一战线专家服务团先后深入各旗区、乡镇街道、嘎查村、社区、学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和高考填报志愿辅导讲座、医疗卫生义诊、种养殖技术指导、草牧场纠纷法律咨询、防诈骗知识讲座等助力乡村振兴综合服务活动,真正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注重实践,开展活动。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会同市委组织部、市民委多个部门联合开展“抓党建、送温暖、促团结、作表率”活动,深入各嘎查村,通过宣传党的民族工作法律法规、农牧专家现场授课、医疗专家现场义诊等形式,帮助各民族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17709次,把党和政府的温暖与关怀送到各族群众的心坎上。
搭平台载体增活力 唱响“发展曲”
为有效推进 “一周两月+基地”创新载体,建设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等三个基地共34处,实施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质量提升等四项工程共8个,最终形成各类教育基地教育工程相辅相成,线上线下共同发力的良好局面。
线上宣传,润物无声。注重创新,载体形式丰富,“一周两月”活动期间,各旗区、各部门利用广播、电视、微信、抖音、快手等,通过开设宣传教育专栏、开展有奖知识竞答、讲述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制作主题宣传片等进行了620场宣传活动,共有8万人次参与互动,使民族理论政策在全市各族群众听得懂、传得开。打造移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红色石榴”号主题公交。
线下发力,深入人心。为了将活动宣传工作做得更加深入人心,全市统战系统积极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广泛开展各类形式新颖、主题明确的活动。如在城市核心城区,充分利用晚间楼体灯光上演民族团结进步主题灯光秀,璀璨城市夜色的同时,营造了浓厚的民族团结进步氛围。全市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讲座、“石榴籽”讲堂、“三会一课”及主题党日活动万余次。全市党员领导干部深入联系点宣讲调研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情况1814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研讨4572次,主题党日活动7716次,精心打造“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文艺晚会,在全市开展巡回演出。“一周两月”活动期间,发放各类宣传册31万余本,重点向群众普及解读了《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内蒙古自治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内蒙古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等民族政策法律法规知识,引导群众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一场场内涵丰富、深入透彻的宣讲,一项项精彩纷呈、形式新颖的活动,在鄂尔多斯大地上谱写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美好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