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官方微信

首页>新闻>今日鄂尔多斯
“坡改梯”改出“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2-08-23 09:15:00      作者:孟瑞林 马利军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      【  保存
  打印       
分享到:
       

  “前年,村集体通过小杂粮产业,纯收入首次突破了100万元;去年,由于干旱减产,收入下降了。”准格尔旗沙圪堵镇布尔洞沟村党支部书记杨大海说。

  准格尔旗地貌素有“七山二沙一分田”之称,多属黄土丘陵沟壑区,水蚀风蚀并存,水土流失严重。

  “山是和尚头、风吹黄土走、缺水如缺油”,这句在老百姓口中广为流传的顺口溜,是过去当地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

  布尔洞沟村位于准格尔的“七山”之中,地处历史上就被称为“美稷之地”的沙圪堵镇西南部,属于典型的干旱梁峁山区。

  “独特的地形、多样的气候、悠久的历史,孕育出本土小杂粮的特色优势……”杨大海重复讲述着,这显然是他深感骄傲的事儿。

  不仅是他的骄傲,也是所有布尔洞沟人的骄傲。

  然而,生态恶劣、土地贫瘠、靠天吃饭……这些词,已经成了这里数代农民的心结。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从黄土裸露、沟壑纵横、水土流失到树木上山、灌草入川、沟洼成荫,准格尔旗全力推动河山再造。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如今厚植几十年的生态红利正在逐步释放。

  山川起翠屏,幸福踏歌来。

  近几年来,布尔洞沟村在乡村振兴资金的扶持下,成立农机具专业合作社,通过流转村民坡耕地和大型机械进行平整的方式,建成小杂粮科技示范基地600亩,与龙头企业合作进行小杂粮代加工,村民订单种植小杂粮400余亩,注册“稷香”“美稷”商标,实施线上线下销售,规模化、机械化、品牌化种植,初步形成了小杂粮产加销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2020年初尝甜头,2021年因为大旱、受了损失。”杨大海不无惋惜地说。

  “旱”——这个字横亘在布尔洞沟村小杂粮产业发展的道路上,只有跨越它,才能开辟一条康庄大道。

  2022年,身处大山腹地、靠“老天爷”吃饭的布尔洞沟村,迎来大转折——沙圪堵镇以该村为中心,在4个村实施坡耕地改梯田项目5000亩,配套集雨集水灌溉平台和滴灌节水设备,让跑土、跑水、跑肥的“三跑地”变成了保土、保水、保肥的“三保田”。

  “当前,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小杂粮种植基地,争取实施节水灌溉工程。”沙圪堵镇镇长薛欣波说,今后五年,全镇计划以布尔洞沟村为中心重点打造4万亩小杂粮种植基地,项目建成后,总面积达到5万亩,实现年产值1亿元。

  如今,从布尔洞沟村空中俯瞰,七彩的梯田,在山峦绵延中格外醒目,一坡成片,层层叠叠。村民和大型机械在忙碌穿梭,荒沟荒坡仿佛一夜之间华丽变身,一幅村富民强的新图景正在徐徐展开。

  “今年,有了‘坡改梯’,再加上集雨集水灌溉平台和节水灌溉‘双保险’,村集体预计纯收入能再次突破100万元。”杨大海满怀期望。

  

转载声明:转载请注明出处并做回链

主办: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

承办:鄂尔多斯市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1506000004     蒙ICP17002409号-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7-8581170(工作时间)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 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

邮箱:ordosxxbs@163.com

   蒙公网安备 15060302000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