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鄂尔多斯统一战线把教育培训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建队伍、优课程、用载体、做保障“四个一”工作法,打造统战教育培训品牌,深化统一战线思想共识,凝聚共建现代化鄂尔多斯的统战力量。
整合力量建设四级宣讲队伍
坚持“体制内+体制外”“党内+党外”“市内+市外”,整合统一战线各领域的人才资源,成立培训宣讲队伍。在市级层面,聘请知名专家教授组成顾问团队,联合市委讲师团、市社科联等单位,从中选择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员,组建1支“同心宣讲团”。在旗区,由统战部部长、苏木乡镇统战委员、嘎查村社区统战联络员牵头分别组建3支同心宣讲小分队,宣讲员200余名,覆盖民主党派、非公经济、新的社会阶层、党外知识分子、侨界等领域代表人士,形成“1+3+12”市旗镇村联动、12类统战成员参与的统一战线宣讲大格局。
紧扣实际讲好多彩统战课程
在“专”字上着手,培训有深度。把政治教育、形势教育、市情教育、能力培养内容全面结合,立足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两个健康”、服务社会、基层统战、履行职能等实际需求,结合12类统战对象和统战干部的需求,推出精品课程“菜单”10类15个专题。在全市基层统战委员能力提升班课程设计上,结合新任统战委员怎样做好基层统战工作的实际需求,选择有理论深度又有实战经验的老师进行讲授。在“情”字上突破,培训有温度。在教育培训专题里注入情感元素,重视培训对象的统战情感教育。充分利用城川红色教育基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876处统战之家等基地、场馆,精心打造“统一战线”“红色基因”“爱国主义”“生态文明”“乡村振兴”等7个主题、50多个统一战线现场教学点,打造8条统一战线现场教学路线,通过破冰活动、拓展训练、情景表演、“三同”体验、知识竞赛等全面体验的浸润式现场教学,加强政治共识教育、“五个认同”情感教育等,激发统战对象热情,从思想上达成共识、在生活上送去关爱、在精神上给予呵护,让统战情感触动人心、温暖人心、凝聚人心。
创新载体打造多样培训平台
“线上+线下”突显培训灵活性。用好新媒体,通过直播、“鄂尔多斯统一战线”微信公众号开辟学习专栏,开通视频号,制作“统战人讲统战故事”微课堂等方式,把优质课程送到统战对象身边,让统战理论政策“沉下去”“活起来”,累计观看超300万人次。全市建成800多个“统战之家”,挂牌“同心宣讲馆”,开设统战人士实景课堂,夯实线下学习培训载体堡垒。截至目前,举办市旗两级“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鄂尔多斯市夯实基础基层统战宣讲直通车走进旗区、苏木乡镇培训班,先后进党派、机关、嘎查村社区、企业、协会集中宣讲培训17场次,“送教下基层”累计培训近7600人次。“理论+实践”提升参训实效性。充分发挥市社会主义学院主阵地作用,定期组织召开社会主义学院理论研究、学术交流等活动,利用“两报一刊”载体,开辟理论创新交流展示平台,推动统战研究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员头脑;建立统一战线智库,推动统战教育培训和课题研究工作共同进步提高。倡导“干中学”学习法,组织统一战线广大成员带着问题学习,围绕专题进行讨论、开展调研,深入实地搜集资料、研究问题,通过边学习边“实践”、边调研边“解题”,切实提高培训质量。在党外干部培训班中,组织党外人士围绕“绿色转型发展”专题,到传统能源企业任转型发展指导员,在实践中不断增强党外人士服务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夯实基础构建服务管理体系
系统谋划布局,统筹整合全市统战系统单位、旗区培训计划,精心编排2022年教育培训计划25期,做好课程设计和专题班次的跟进指导,严格督促实施,机动调整、统筹安排。深入挖掘市内教育培训资源,联合市社会主义学院挂牌一批市级统一战线现场教学基地和教学点,量身打造特色教育培训品牌。延伸培训服务,组建专家服务团,引领统战人士服务社会,将统战政策法规化作鲜活的民生套餐,开展综合宣讲服务活动,为基层农牧民送去农技、法律、健康等知识,帮助农牧民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加强培训管理,开发鄂尔多斯市统一战线教育培训管理平台,健全完善学风建设制度体系,实现学员纪律、结业考试、效果评估、综合考核等智能化服务和管理,确保教育培训扎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