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拉特旗委书记 张秀玲
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是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今年5月1日起施行的《信访工作条例》(简称《条例》),是信访工作历史上第一部党内法规,是做好新时代信访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条例》出台后,达拉特旗第一时间召开旗委常委会会议进行传达学习,自觉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贯穿信访工作全过程,切实把信访这一“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做细做实。
第一,从政治高度认识信访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信访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和重要论述,系统回答了信访工作是什么、信访形势怎么看、信访工作怎么干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做好新时代人民信访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条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是新时代信访工作制度改革的重要成果。我们要把学习宣传贯彻《条例》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准确领会精神实质,深刻把握信访工作的政治属性,坚持从政治上看、从政治上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市委工作要求。要始终坚持党对信访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提高党领导信访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确保信访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第二,压紧压实信访工作责任。落实信访工作责任,是做好信访工作的关键环节,是确保党中央关于信访工作决策部署落地落实的重要保障。《条例》充实了信访工作责任体系,强化了监督和追责的制度约束力。达拉特旗将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要求,把贯彻落实《条例》、开展信访工作情况列入旗委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和述职述责内容,着力完善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落实、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协调、信访部门推动、各方齐抓共管的信访工作体系,形成信访工作整体合力。同时推动构建完善的信访工作监督体系,强化信访部门提出改进工作、完善政策和追究责任的“三项建议”职责,对在信访工作中推诿、敷衍、拖延、弄虚作假造成严重后果的部门及人员,依规依纪严肃追究责任,保障信访工作责任落实到位。
第三,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信访矛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信访工作的价值追求,也是信访工作人民性的鲜明体现。《条例》专门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信访工作遵循的原则之一,进一步明确了做好信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去年以来,我旗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为抓手,开展矛盾纠纷大起底、大排查、大化解、大治理专项行动,整合各方资源力量设立了“信访超市”,建立党委领导、政协搭台、各方参与、服务群众的基层协商民主新机制,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接待、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将一批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下一步,我们将牢固树立“人民信访为人民”的工作理念,以百姓心为心、以群众事为事,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妥善解决好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信访问题,真正把人民至上的思想体现在信访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一是以转作风促治理。把做好信访工作与干部转作风结合起来,树牢“群众利益无小事”的人本理念,压实各级党组织和干部信访形势分析研判、矛盾排查化解、风险评估预警等方面的责任,切实站稳群众立场,维护好群众合理合法权益,实现“95%矛盾不出村社区,95%矛盾不出镇街道、95%矛盾化解在诉讼前”。二是以提素质、强能力促治理。严格落实首办责任制和接诉即办制,提升党员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力推动案结事了、事心双解,千方百计减少信访存量、遏制信访增量、防止信访变量。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入了解群众想什么、盼什么、要求什么、反对什么,聚焦聚力解决好关系群众切实利益的急难愁盼问题,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三是以夯基础促治理。把信访工作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结合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建设,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和网格化服务管理,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基层社会的“稳定器”。推行一村一名法治村主任制度,通过法律咨询、法治宣传、以案释法等方式,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环境,引导群众逐步由“信访”向“信法”转变。全面推广“多多评”智能综合服务平台,拓展更多应用场景,以数字化赋能基层社会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