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官方微信

首页>新闻>今日鄂尔多斯
民主新风起阡陌
发布时间:2022-05-30 09:40:00      作者:赵冬霞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      【  保存
  打印       
分享到:
       

  近年来,准格尔旗立足县域特点,以多方共治为格局,探索村民自治赋能发展之路。 

  “约”出文明新风貌 

  “现在不但吃得好穿得好,呼吸的空气也好,居住的环境更好……”初夏,布尔陶亥苏木天朗气清,绿草如茵,深呼吸一口,清香的草木气息扑鼻而来,让人心旷神怡。80岁的张大爷每天都要出来遛弯儿,他说自己过得是“神仙日子”。 

  坐拥草原生态美,共享小康新生活。为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自2018年起,布尔陶亥苏木“以点带面”,逐步在各嘎查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推行垃圾分类积分奖励、“红黑榜”评比、网格化管理等机制。 

  以村规民约为基础,建成集公益积分兑换和商业经营为一体的文明团结超市,实现了村民行为的积分化、可视化,提高村民参与自治、法治、德治的积极性。 

  创新村规民约方式,让村规民约有了“价值”;规范评价机制,让新风良俗有了“分值”;及时兑换积分,让好人好事有了“颜值”。 

   “议”出自治新模式 

  “这是好事,大家伙一起发财。”布尔陶亥腮五素村的村民议事会很是热闹,大家伙围坐一起,正在讨论发“羊”财。“坐地生金”的好事,村民拍手叫好。 

  “把‘开会’变成‘聊天’,将‘拉家常’议事会工作机制有效融合应用于村民自治中。”腮五素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赵曙光深有感触。 

  聚焦群众关切,紧抓村庄“小事”,为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需求,准格尔旗创新“五民”工作法,打造“群众议事、析事、评事”闭环工作模式,大大激发群众主动参与村庄建设治理主动性,实现村庄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村子从“空壳村”到如今拥有3个集体项目,村集体经济破零起步到年收入20余万元,从靠天吃饭到村民人均年收入增加4000元……眼瞅着村子“日日新”,村民王海打心眼里“服”,“这小子眼界宽,大家伙愿意跟着干。” 

  王海觉得自己的眼光也不错,这位年轻有为的村干部可是大家伙全票通过选举出来的。赵曙光年少有为,早早就外出创业,是村子里少有的有钱“老板”,给自己“镀金”的同时,也没少为村子办实事、好事。 

  2018年,村“两委”换届选举,赵曙光毫不知情,已经被乡亲们推选成了“领头人”。 

  不划框、不定调,把确定候选人的权力交给村民。一个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越来越看重手中选票行使的民主权利。在外做生意的人风尘仆仆赶回村里,就是为了投上神圣一票;老人、妇女带着孩子,想知道候选人到底能为村里做点啥;许多村民熬到深夜,就为了亲眼看看选举结果…… 

  “治”出幸福新生活 

  改革开放之前,这里曾被人们戏称为:“刮起黄风瞭不见天,种庄稼全靠天”的穷沙窝。那时有不少人家是吃粮靠供应、生产靠贷款、花钱靠救济的“三靠户”。 

  改革开放后,这里先后于1980年秋和1981年春分两批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牧民对好日子追求是融于血脉的,给予一定自主权就能激发出惊人的创造活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布尔陶亥苏木的干部群众, 秉持着“守好一方水土、 留住一份淳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村民自治的内在价值,也在实践中不断展示自己的力量。小嘎查里藏乾坤,尔圪壕嘎查打造的“疯子的菜园”是准格尔旗第一家采用“订单式”生产的村集体经济,现经营土地35亩,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14万元。

  这个由村民发起、嘎查支持的有机菜园,一经成立,就变成了周边市民的“打卡地”,股东从2018年的23名增加到现在的100名。

  “群众的智慧是无限的,一旦激发了大家的积极性,就会带来无限的可能性。”每次谈起这个项目,参与其中的布尔陶亥苏木副苏木长魏超眼里都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全面推进村级民主选举,把干部的选任权交给村民;全面推进村级民主决策,把重大村务的决定权交给村民;全面推进村级民主管理,把日常村务的参与权交给村民;全面推进村级民主监督,把对村干部的评议权和村务的知情权交给村民;全面推进城乡社区协商,村民的事情村民商量着办……

  准格尔旗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认为,通过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彻底改变了过去由乡镇党委政府提要求、各个村分任务的局面,激发出农民内生动力,农村面貌得到了快速改变。

  村民自治,在党的领导下,生根发芽、成长壮大于广袤乡野,准格尔大地的村民自治制度,日益走向成熟和规范,正在成为推动农民群众参与乡村振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力量源泉,不断续写出绚丽的崭新篇章。

   

转载声明:转载请注明出处并做回链

主办: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

承办:鄂尔多斯市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

网站标识码:1506000004     蒙ICP17002409号-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7-8581170(工作时间)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 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

邮箱:ordosxxbs@163.com

   蒙公网安备 15060302000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