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选调基层已半年有余,回望200多个扎根基层、奋力前行的日夜,选调生孟子涵从当初的“心中迷茫、身份动摇、本领恐慌”,到完成了“三变”:坚定了信念、转变了身份、进阶了能力。
转变心态“变形记”。刚到鄂托克前旗城川镇马鞍桥村报到时,包村领导介绍道:“以后有什么事情都可以找这位选调生小孟同志。”第一次面对这么多群众,孟子涵紧张得不知所措,但从老乡的眼中她看到了信任和期望。对于刚踏入职场的孟子涵来说,从畅游学海无涯的游刃有余,到扎根田间地坎的磕磕绊绊,多的是面对未知事物的陌生与忐忑、对周遭生活环境的不适应、不知能否服务好人民的自我怀疑等,但“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这些经历终将成为成长路上的一笔宝贵财富,让她能行稳致远。
实现身份“变形记”。孟子涵逐渐发现,学生气息浓厚,交流方式书本化无法接触到真正的基层。老百姓们需要的是千锤百炼的基层干部,而不是五谷不分的“读书郎”。“软肩膀挑不起硬担子”,已立初心之志,孟子涵在工作伊始就致力于少点“幼稚气”,多点“接地气”,慢慢主动理清工作思路、“打腹稿”、找不足,“递进式”学懂弄通,脚踏实地,夯实基础;深入群众,真抓实干,快速向成为老百姓靠得住、信得过的干部身份转变。
进阶能力“变形记”。“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基层工作离不开清晰的思路,也离不开脚踏实地的行动。从初入基层时面对村“两委”换届、疫情防控、林草整改工作时的无从下手,到如今宣传各项政策精神、组织人代会、团代会工作的游刃有余,孟子涵始终秉持着干工作务必贴近实际、讲求实干、注重实效的宗旨,坚持在学中干、干中学。在基层这个真正的“练兵场”中磨去棱角,褪去优越感,沉下心思,在实干中边学边做,边思边悟,放平心态,找准位置,以更加契合实际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投入基层工作。
都说基层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可正是这“一根针”连接起了基层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诉求和美好生活愿望,这“一根针”也就是基层工作的价值所在。每一个扎根基层的选调生,都是各项政策“最后一公里”的推动者,都是乡镇基层“群众无小事”的落实者。
“我们要始终牢记‘来时’的模样,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敢于担当,增强本领,兑现作为选调生和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绘出属于自己最华丽的青春基层画卷!”孟子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