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萌春,草木渐绿,伊金霍洛旗札萨克镇黄盖希里村一派大好春光。在村委会不远处,成群结队的鸡嬉戏、觅食于郁郁葱葱的林间。而在成排的育雏室里,经过培训的村民正在给鸡苗注射疫苗。旁边的孵化室即将启动,孵化机器已经安装完备……
“今年,我们还准备扩大养鸡规模,拓宽市场销路,让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更实,村集体有钱了才能给老百姓办更多实事儿。”伊金霍洛旗纪委监委派驻黄盖希里村第一书记郝文龙说。
郝文龙的这个“信心”来自过去半年里将黄盖希里村摸排得“底儿清”。黄盖希里村位于札萨克镇西南部,南与陕西省接壤,境内有兰嘎线、210国道,交通便利。常住户里65岁以上老年人占75%,全村有大病户18户、低保五保户24户、残疾人48人,其中重度残疾17人,村里劳动力匮乏。而同时,土地有效利用率低,村集体产业基础薄弱。如何在两者之间实现衔接?
郝文龙驻村以来,多次以个别谈、分组谈、集体谈等方式和村班子坐在一起想法子、出点子、找路子,最后依据村里现有的生态优势,得出了“流转村民土地,扩大林下养鸡规模,延长下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的产业经。2021年,投入资金100万元,助力养鸡场提档升级,还开展了品牌认证、绿色认证、QS强制、地域标志、优质农产品、商标注册等认证审验工作。
在郝文龙和村委的努力下,黄盖希里村集体经济开始稳步增收,村劳务公司有活儿干了,林下鸡有市场了,去年劳务公司营业额约80万元,林下鸡销售额约72万元。
“村集体开始做林下养鸡后,我们班子里还是有些保守思想的,怕销路不好怕有损失,郝书记来了以后,提了好多新思路,养鸡场的规模不仅扩大了、销路也有了,他还自己学习孵化技术,成了鸡场的技术员。”话里话外,村党支部书记王伟对郝文龙点赞不断。
“土地使用率不高、活禽产品进入市场存在短板、整合资源力度不够,这些还是我们乡村振兴的瓶颈,但怎么解决短板,归根到底还是得解决人的问题。”郝文龙坦言。
村民出租土地有租金,来养鸡场干活有工资,把粮食卖给养鸡场做饲料有收入,村集体计划对有劳力的户子免费供技术、给鸡苗、包回收,带动他们发展鸡产业……郝文龙希望通过林下养鸡建立一条长久的产业链,把村里的有效劳动力吸纳在其中,让村民有事儿干、有钱赚。
“我妻子、儿子都有残疾,家里就我一个劳动力。村里让我在养鸡场做库管员,还给我找了护林员、道路养护的活儿,每年有两万多元的收入,关键是还能照顾家里。”村民乔占学说。
在黄盖希里村,像乔占学一样被家里“绊”住手脚的人不在少数。相比解决眼前的困难,郝文龙更看重这些家庭的以后怎么办:“必须得解放出家里有限的劳动力,要不日子没办法过得更好。”
黄盖希里村将以村集体经济收入反哺民生,建设一处互助养老院,将一些残障家庭的劳力解放出来,这也是黄盖希里村加快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在不断加强“硬件”的同时,郝文龙和村两委班子持续优化“软件”,凝聚乡村振兴的“精气神”。他协调帮扶单位加大对困难家庭的精准帮扶力度,呼吁社会关注残障人士,加强村民矛盾纠纷调解,推进乡风文明建设……通过内外结合、软硬兼施,黄盖希里村正在发生蝶变:村民矛盾少了、干劲足了,村庄的颜值高了、后劲强了。
“郝书记对每一户的情况那么了解,给我们介绍得非常详细,这些家庭确实需要社会的更多关注,我们力尽所能地提供一些帮助,让他们早日走出困境。”前不久在黄盖希里村开展爱心帮扶活动的社会爱心人士赵金翔说。他是看到郝文龙的倡议后,为4户特殊困难家庭捐赠了款物。
在郝文龙的建议和协调下,村里今年的鸡销售额要达到两万只以上。同时,全力做大“傍鸡”经济,比如对鸡粪进行腐熟、排酸无公害处理,启动村集体鱼塘养殖,将处理后的鸡粪与苜蓿草科学配比后养殖鲤鱼、草鱼、鲫鱼等鱼种。比如筹建饲料加工厂、流转村民土地种植优质饲草料,整合已有的村劳务公司的机械、人力、财力,集中做好饲草料种植、收割及粗加工,一方面减少养鸡成本,一方面为周边大中型养殖场供应饲草料。比如加大深加工力度,增设鸡肉罐头、鸡肉香菇酱、烤鸡等相关下游产品……黄盖希里村迎来了乡村振兴好“鸡”遇。
春光正好,金鸡报捷,郝文龙踌躇满志,村民希望满满。黄盖希里村暖了、绿了,希望的种子正在破土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