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连接伊金霍洛旗中心城区和东部矿区的重要通道,阿勒腾席热镇至圣圆煤化工基地公路项目建成通车,公路的顺利通车,极大改善了群众的出行条件。
一座集农贸批发、副食品加工、仓储物流功能等为一体的食品总仓即将建成。
投资1.6亿元为步梯楼加装了电梯,为群众解决了上下楼不方便的问题。
……
细数2021年,伊金霍洛旗民生建设的热度温暖着每一天。
就业创业为幸福“护航”
走进阿勒腾席热镇新北社区的手缝工车间,正墙的中心位置上摆放的“全国优秀农民工”奖牌和证书吸引人眼球,它们的主人叫赵海霞。三年前,赵海霞刚从矿区移民搬迁到城镇,原来有过裁缝手艺的她,便参加了“社区暖心事”手缝工技能培训。
就业是民生之本。伊金霍洛旗不断推进就业制度改革,逐步形成与市场相适应的就业政策体系,就业总量持续增长,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就业形式趋于多样化,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
伊金霍洛旗有关部门加强与各乡镇之间的就业创业联动工作,在转移劳动力集中的阿勒腾席热镇札萨克社区、新北社区、阿吉奈社区、吉日嘎朗社区打造了4个就业车间,吸纳151人实现了就近就地就业。家住新北社区的郭小英是一名纺织厂下岗工人,通过伊金霍洛旗就业服务局的帮助,在社区的手缝车间里重新找到了工作。
此外,伊金霍洛旗就业服务局还通过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等途径发布用工信息,积极开展各类就业培训,帮助群众更加充分就业。2021年,全旗城镇就业新增2484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 677人,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50人,农牧民转移就业1.54万人,全旗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
社会保障提升“幸福指数”
伊金霍洛旗在自治区率先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障工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三项保险覆盖率达到100%。向低保、残疾等各类人员发放救助补贴8300万元。设立1000万元“天骄暖心”特别救助基金,对享受现行救助政策的困难群众再次兜底救助。
2020年,札萨克镇的低保户刘强因病住院,花费32万元,除各种报销外,“天骄暖心”特别救助基金又给予他7.93万元救助。
2年前,77岁的李亮子老人和老伴住进了阿勒腾席热镇养老院。李亮子老人曾因骨质疏松导致脊柱骨折,长期脊背疼痛,老伴也患有糖尿病和严重的腰椎病,孩子们忙于工作,不能守在他们身边照顾。“就想找这么个地方住进去养老呢,这儿就是老年人的幸福院!”李亮子老人逢人就说。
近年来,伊金霍洛旗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健全完善,实现由城镇职工的“单位保障”向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根本性转变,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民生保障网不断织密扎牢。
深入推进全民参保计划,社会保险提质扩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共对25807名领取待遇人员进行了资格认证,确保了社保基金安全高效运行,加大社会保障卡发放应用力度,全旗社会保障卡持有量达到12.9万人,社会保险待遇通过社会保障卡发放的目标基本实现。
医疗健康为幸福“加码”
医疗是民生之需。伊金霍洛旗积极推进健康伊金霍洛建设,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抓创新”,深化医保、医疗、医药联动改革,着力推进分级诊疗、现代医药管理、全民医保、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监督等制度建设,老百姓就医更便捷实惠、健康获得感不断增强。
伊金霍洛旗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医疗公共卫生信息系统上线运行,家庭医生签约率达46.6%。稳步推进健康伊金霍洛建设,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城镇建设成果。
多方位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
公共文化设施日趋完善,图书馆、文化馆全部达到国家县级三级馆以上标准,乌兰牧骑获评全区“一类乌兰牧骑”和“优秀乌兰牧骑”称号。全旗现有体育场地403处,国家级农牧民健身工程15处、自治区级以及市级110处,放眼城乡,全民健身蔚然成风。
推进农村牧区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率先实现乡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全覆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60%,超过全区平均水平。获评全区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十县百乡千村”示范旗,荣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入选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首批试点单位。
加强社会治安防控,投入2亿元建成数据共享、覆盖全域的“平安伊金霍洛”综合应用平台,老百姓的安全感进一步提升。深化“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旗镇村三级矛盾纠纷多元调处中心全面投入使用,全旗75%以上的矛盾纠纷被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
在伊金霍洛旗,一项项民生工程,一件件民生实事,正在为民生“加码”、为幸福“加速”、为生活“加温”,但这绝不是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