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官方微信

首页>新闻>部门动态
中国农业大学神农大模型在鄂尔多斯市试运行,助力农牧业智能化发展
发布时间:2025-05-28 08:50:12      作者:市农牧局      来源:鄂尔多斯市农牧局      【  保存
  打印       
分享到:
       

今年年初,鄂尔多斯市农牧局赴中国农业大学考察交流,双方就神农大模型引进事宜初步达成合作意向。随后,中国农业大学神农大模型团队正式在鄂尔多斯市启动神农植保多模态大模型试运行工作,标志着鄂尔多斯市农牧业智能化发展迈入全新阶段。

一、神农大模型:数据筑基与专业矩阵构建

作为中国农业大学自主研发的农业专属大模型,神农大模型在人工智能农业应用领域实现突破性创新。其核心优势源于三大数据基石:整合了1000万条农业知识图谱、5000万条农业生产数据及2万本农业专著资源,经持续迭代优化,已形成具备多模态交互与智能化推理能力的技术体系。该体系包含六大专业模型矩阵:神农・固芯(育种)、神农・筑基(种植)、神农・强牧(养殖)、神农・问穹(气象)、神农・植保(植保)、神农・百晓(综合),实现对农业全产业链关键场景的技术覆盖,在专业知识深度与应用场景广度上较现有通用大模型形成显著优势。

二、三大实战效能:植保智能化的突破性应用

5月20 日开始在我市达拉特旗试运行过程中,神农植保多模态大模型展现出三大核心价值。一是识别效率大幅提高。神农大模型具备强大的病虫害识别能力,引入该模型后,植保人员只需通过手机拍照上传,系统就能迅速准确地识别出病虫害种类,准确率远高于人工识别。二是防控策略智能生成。引进的技术和模型能够根据病虫害的种类、发生程度、作物生长阶段以及环境条件等因素,动态生成“一病一策”精准防控方案,助力农药减量控害。三是基层技术力量升级。神农大模型的AI语音问答功能集成植保、土肥、栽培技术等多领域知识,能够为鄂尔多斯市农技人员和农户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远程专家会诊平台打破时空限制,弥补专业人才短缺的短板。

三、‌校地协同创新:从实测反馈到技术迭代

为满足农牧业生产对智能化工具的迫切需求,中国农业大学团队与鄂尔多斯市农牧业领域展开深度协作。目前,神农大模型团队已向鄂尔多斯市开放首批试用账号,邀请基层农技人员与农牧民参与实测体验。基于试用反馈,双方将共同制定技术升级方案,重点推进病虫害智能监测、种植技术精准指导等场景的规模化应用,并持续优化技术实用性与操作便捷性,加速科研成果向基层生产力的转化进程。试运行期间,一线工作人员围绕模型优化提出多项建设性意见,包括强化病虫害特征识别精准度、简化专业术语交互界面等,为系统完善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参考。

四、双核技术优势:数据驱动与智能决策支持

此次试运行的神农植保多模态大模型展现出两大技术核心亮点:一是依托动态更新的农业大数据池,实现病虫害识别准确率与知识响应速度的双重提升。在田间实践环节,该模型通过多源数据融合分析,可精准定位作物病虫害类型并生成科学防治方案;二是配套研发的农牧知识问答智能体,基于知识图谱技术构建起实时交互平台,为农牧民提供种植技术管理的全流程决策支持。

展望未来,校地双方将深化“高校研发—地方实践—产业升级”协作机制,探索智慧农牧业创新发展模式,以神农大模型为核心驱动力,构建鄂尔多斯智慧农牧业体系。通过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携手书写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转载声明:转载请注明出处并做回链

主办: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

承办:鄂尔多斯市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1506000004     蒙ICP17002409号-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7-8581170(工作时间)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 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

邮箱:ordosxxbs@163.com

   蒙公网安备 15060302000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