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成吉思汗陵旅游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充分利用独特的自然景观、民俗文化等旅游资源,将民族团结与文旅产业紧密结合,积极探索“民族团结+文旅融合”创建新途径,形成文旅产业和民族团结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
“实”为先,党建引领聚合力,共育民族团结进步“领头雁”。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先进示范带动作用,将民族团结进步融入党的组织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2022年,旅游区党工委建立‘同心圆·一家亲’——多彩成陵党旗飘”特色党建工作品牌,加强党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领导,推动党建引领有光芒、创建基础有力度、工作特色有朝气,让成陵旅游区各党支部都成为团结服务各族群众的坚强战斗堡垒。通过包联驻村、延伸旅游产业链,为周边农牧民提供相应的就业岗位,优先雇佣收入低、就业难的农牧民等惠民举措,进一步引导周边各族群众从农村劳动力变成旅游从业者、和民俗文化受益者、传播者。充分发挥文旅开发在促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真正实现民族团结工作与旅游发展、乡村振兴等深度融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导”为重,宣传引导筑根基,共聚民族团结进步“向心力”。一直以来,成吉思汗陵旅游区深入挖掘成吉思汗灵榇西迁“中华民族同仇敌忾、抵御外侵”的红色历史,深度汲取其中所蕴藏的爱国精神和民族大义,通过将灵榇西迁的民族团结历史故事作为成吉思汗陵博物馆展陈大纲和景区讲解词的重要内容,浸润到成吉思汗陵旅游区各族干部群众的宣传教育当中;积极组织各族干部群众打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成吉思汗博物馆等“红色地标”,厚植各民族文化自信情怀;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各族群众引导各族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凝聚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奋进力量。“草原儿女心向党 民族团结一家亲”……走进景区,近50条关于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标语几乎随处可见,成陵旅游区以5A景区提升改造为抓手,向社会各界全面展现旅游区民族团结进步的靓丽“名片”,在景区显要位置设立牌匾,利用游客服务中心、酒店电子屏滚动播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标语和专题片等方式,推动宣传教育全覆盖,营造浓厚的民族团结氛围。
“文”为魂,文旅融合谋新篇,共绘民族团结进步“同心圆”。把准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文旅融合”的大方向,盘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留“本色”、增添“亮色”、做出“特色”,近年来,成吉思汗陵旅游区整理出版成吉思汗古籍文献丛书30多部,进一步规范充实了传统非遗活动的内容和仪式,依托成吉思汗“四时大典”,树立成吉思汗文化品牌。全力打造“鄂尔多斯婚礼”,举办马文化节等延伸性民俗文化活动,积极推进成吉思汗祭祀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工作,促进中华非遗文化生动呈现,有效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广泛认同。充分挖掘民族文化特色,重视和加强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不断开创新时代成陵旅游区民族团结进步新局面,让守望相助理念和“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在各族群众心中深深扎根。充分利用各类节庆活动和民族传统节日,组织各族群众开展民俗展演、民族歌舞等形式多样、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搭建多层次、多样化的民族交往交流、团结联谊平台,传承民族团结精神,讲好民族团结故事,绘就民族团结“同心圆”。2022年以来,共开展各类文化活动101场次,惠及群众近31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