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官方微信

首页>互动>在线访谈>往期回顾
全力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访谈提纲
---访鄂尔多斯市杭锦旗人民政府副旗长 何永岗
发布时间:2024-07-19 15:30:00      作者:何永岗      来源:杭锦旗人民政府      【  保存
  打印       
分享到: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来到在线访谈栏目。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鄂尔多斯市杭锦旗人民政府副旗长何永岗同志,就杭锦旗如何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有关内容与网友交流探讨。何旗长,您好!何永岗: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很荣幸能够来到在线访谈,与大家共同探讨交流。 

  主持人:近年来,杭锦旗始终把生态建设作为最大的基础建设,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头等大事。何旗长,请您向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杭锦旗生态建设的基本情况。 

  何永岗:杭锦旗地处鄂尔多斯市西北部,黄河“几字弯”南岸,总面积1.89万平方公里境内的库布齐沙漠约占全旗总面积的52.2%,年均降雨量不足200毫米,是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生态环境极度脆弱地 何永岗区之一。2000年以来,随着国家林草重点工程任务的下达,我旗先后实施了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一系列生态保护工程。十八大以来,按照“先易后难、锁边切割、分区治理、整体推进”的治理原则,采取“北锁南堵中切割”的治理措施,相继实施了三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等一大批生态建设标志性工程,探索出了独具杭锦特色的生态建设和防沙治沙新路径。截至目前,全旗累计完成林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任务1386.5万亩。全旗森林覆盖率从2000年的7.23%增加到现在的18.08%,林草综合植被盖度从16.2%增加到65%,库布齐沙漠治理面积从147万亩增加到484万亩,真正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主持人:何旗长,杭锦旗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形成了哪些独道的治沙经验呢? 

  何永岗:从组织形式上看,我们全面发动各类主体参与生态建设,包括企业、个人长期流转土地建设,企业与农牧民合作建设,企业承包建设,村集体经济自行建设等;从治理措施上看,我们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打出了一套“工程固沙+造林种草+飞播种草+围栏封育+后续巩固提升+成果保护”的防沙治沙组合拳,也总结出了“水冲种植”等一批先进治沙技术,造林种草质量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从奖补机制来看,我们通过强化政策引导,推行“以工代赈”“以奖代补”“以奖代投”等生态治理奖补机制,促进了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沙漠治理开发集聚。 

  主持人:何旗长,杭锦旗在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的总体规划、具体目标、工作举措等方面做了哪些准备,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效呢? 

  何永岗:去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内蒙古考察,并主持召开了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之后,杭锦旗委政府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部署,紧锣密鼓开始筹备,于2023年8月9日全面启动了黄河“几字弯”库布齐沙漠治理攻坚战。 

  攻坚思路上,我们制定了“两带、三区、两线”的整体规划,采取“北锁、南堵、西封、中切割”策略,大力实施造林种草、封禁改良、生态修复、光伏建设等,力争到2030年完成生态建设1092.3万亩,光伏治沙200万亩。 

  任务安排上,我们计划分两步走。2024年至2026年,计划完成各类林草生态建设任务300万亩以上,总投资25亿元以上,治理沙化土地约210万亩。2027年至2030年,计划完成各类林草生态建设任务约790万亩。本年度,计划实施各类生态建设100万亩以上,总投资约10亿元。截至目前,累计完成各类生态建设任务107万亩,完成人工造林22万亩、人工种草44万亩、工程固沙35万亩、退化林修复6万亩。 

  治沙举措上。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坚持“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原则,采用乔灌草结合、人工种草和工程固沙相结合的模式进行生态建设。在降水量偏多的地区,采用乔灌草结合的模式进行治理,优先选用适生耐旱的乡土树种;在降水量偏少的地区,采用灌草结合的模式进行治理。 

  预期目标上,通过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系统性生态保护修复,实现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双缩减”,到“十四五”末全旗森林覆盖率达到19%以上,综合植被盖度稳定在65%以上,水土保持率达到62%,力争建成“国家生态文明示范旗”,到2030年全旗风沙危害与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控制。 

  主持人:何旗长,在打好打赢黄河“几字弯”攻坚战过程中,如何带动当地农牧民增收致富呢? 

  何旗长:这个问题是我们一直关心的问题,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关键所在。我们在进行生态建设的同时,通过政府引导、市场激励、以工代赈等方式,理顺利益分配机制,让农牧民成为生态建设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实现农牧民收入“三提高”。一是提高农牧民工资性收入。目前,全旗90%以上的防沙治沙项目都通过以工代赈方式实施,农牧民直接投工投劳参与生态项目建设,可获得工资性收入。二是提高农牧民经营性收入。项目实施过程中,农牧民可向生态建设项目供应原材料,实现原材料就地取材;通过攻坚战生态项目实施,预计到2026年可新增36万亩林地、23.85万亩草地,可增加饲草料供应需求,提高亩均载畜量,从而增加农牧民生产经营性收入。三是提高农牧民转移性收入。项目建成后,新增林地、草地资源可领取国家公益林补贴资金,从而提高农牧民转移性收入。另外,沙柳柠条等原材料除用于颗粒饲料外,还可探索作为生产绿氢、绿醇原材料使用,发展绿色工业。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谢旗长的介绍。感谢广大网友的热心参与,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转载声明:转载请注明出处并做回链

主办: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

承办:鄂尔多斯市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1506000004     蒙ICP17002409号-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7-8581170(工作时间)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 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

邮箱:ordosxxbs@163.com

   蒙公网安备 15060302000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