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今年的防汛形势,鄂尔多斯市不断压紧压实防汛抗旱责任,汛前通报并公示了2022年全市防汛抗旱行政责任人名单,提前安排部署工作,切实做好防汛备汛各项工作。
一是提前安排部署。4月,市防办印发了关于做好2022年防汛抗旱工作的通知,并制作责任人工作职责手册,提醒防汛抗旱责任人知责、明责、履责。6月16号,市人民政府组织召开全市抗旱救灾动员部署会议,分析研判防汛抗旱形势,安排部署防汛抗旱工作。7月10日上午,市防办印发了关于做好本轮强降雨防范工作的“提醒函”,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落实各项防范应对措施。7月10日晚,市政府召开防汛备汛紧急视频会议,分析研判汛情,研究部署重点工作。同时,根据雨情水情汛情,及时组织会商研判,强化责任措施落实。
二是排查安全隐患。5月,市防指组织相关成员单位开展防汛抗旱隐患排查,建立问题台账,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和负责人,同时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市防办紧盯汛前检查问题整改,水利、住建、应急等部门不间断开展隐患排查整治。针对7月10日-11日强降水,水利、水文部门于7月10日派出工作组赴乌审旗指导山洪防御和水利工程安全度汛工作。
三是修订完善预案。组织修订全市各级防汛抗旱预案,积极落实应急物资物料和抢险救援队伍,开展大沟湾水库、巴图湾水库超标准洪水联合应急演练、康巴什区防汛抢险应急演练、黄河防汛抢险演练等,组织相关责任人、业务人员参加各类防汛抗旱业务培训约1020人次,进一步提高了业务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7月10日,根据雨情及预警信息,市级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2个旗区启动防汛Ⅲ级应急响应(乌审旗、伊旗),6个旗区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各旗区加强巡查,按照预案落实各项防御措施。
四是强化物资队伍。目前,我市本级和各旗区共储备了块石25.02万立方米、编织袋57.98万条、铅丝86.38吨、救生衣3992件、发电机199台、抽水泵444台、帐篷2086顶、无人机26架、强光手电3595把,号定油料1075.2吨、各类抢险机械1025台,落实防汛抢险队伍88支共7089人。
五是做好工程设备维修维护。维修维护各类气象、水文观测、预警发布设备,同时清理疏通排洪沟渠10公里、更换防坠网750套、清理雨水篦子13475个、化粪池115个,组织维修加固沿黄出险险工10处,其中7处已完成维修加固,3处正在进行维修加固。
六是完善预警预报机制。完成预警信息服务对象更新备案,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和预警“叫应”机制,对发布暴雨预警和降雨较大的旗区进行电话提醒,指导督促落实防御措施,防止发生人员伤亡。通过电视、短信、新媒体、微信群等各类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发布预警信息,并协调中国移动、联通、电信三大网络运营商为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全网发布开通绿色通道。
七是强化应急值守。实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安排专人加强对堤防险工、河湖库坝等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的监测,确保发生险情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处置。7月10日晚,各防汛重点旗区、乡镇派出党员干部深入社区、嘎查村,查看易涝积水区域、半地下(地下)室、河道、水库、农田、堤坝、道路、涉水生产领域等,指导开展防汛减灾工作。
六是加强防灾减灾宣传。结合世界气象日、中国水周、“5·12”防灾减灾日,制作发放防汛抗旱减灾读本、科普图书、宣传品等约10万份,制作科普宣传视频,通过电视、广播、新媒体、楼宇广告、农村牧区基层预警预报体系、实地宣传等方式普及防御知识,提高广大群众防灾救灾、自救避险能力。在收到强降雨预报后,协调媒体加密播放防汛减灾视频、海报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