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康巴什公安分局指挥中心连续接到两起银行卡未离身,卡内现金被盗刷的案件。
今年10月13日,康巴什公安分局指挥中心接到王某报警称其信用卡被盗刷。经查,王某在10月13日20时许收到建设银行客服短信,其信用卡分四次共消费45580元,消费地在广东。该卡一直由王某自己保管,从未出借给他人。
10月14日,康巴什公安分局指挥中心接到杨某报警称其卡内44030元现金被盗刷。经查,杨某的建设银行信用卡在卡未离身,密码也未泄漏的情况下,于08月29日在广西玉林市跨行消费44030元。
警方提示:此类信用卡被盗刷案件的作案手段非常隐蔽,受害人的信用卡往往都是在自己身上保管的情况下,被犯罪嫌疑人复制卡内信息并盗取密码。
犯罪嫌疑人通过受害人点击虚假网站或钓鱼软件、利用免费WIFI钓鱼等多种方式,窃取受害人银行卡、身份证号、联系电话等信息;然后冒用持卡人名义拨打相关银行客服电话,修改信用卡绑定的手机号码,从而使银行发出的余额变动提醒发送到嫌疑人手机上,而持卡人本人却接收不到;最后把受害人的银行卡绑定在嫌疑人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账户上,利用快捷支付方式中第三方支付机构会发送动态验证码短信到用户手机号上、用户只需要输入验证码就可完成交易的漏洞的方式盗刷银行卡。
面对层出不穷的盗刷案件,群众要学会识别虚假网站,严防钓鱼软件。不要在网站上点击异常的图片、文件和链接,不要点击陌生邮件链接或者手机短信链接,防止电脑或手机被植入病毒;在网站上下载软件需慎重,比如需要输入个人信息的网站更要多加防范; 不要随意透露个人信息,不要在不正规的地点刷PS机,以免泄露银行卡信息;不要轻易透漏个人信息,包括个人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码等,不要在公共网吧进行网上支付,进行消费时不要代刷卡,要亲自刷卡,防止银行卡被克隆被盗用;尽量避免使用免费公共WIFI,尤其是没有密码的WIFI,以防误连了不法分子设置的“钓鱼WIFI”而导致个人信息泄露。如果近期没有刷卡消费行为,不要轻信用卡消费智能短信,如有疑问及时拨打银行的客服电话或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