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文物学会、中国文物报社、2023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组委会、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首届文化遗产旅游大会在桂林召开。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安泳锝,中国文物报社社长柳士发,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文物局局长谢日万,桂林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黄锡亮等嘉宾出席大会。来自30余家文博机构代表150余人参加大会。
会上发布了“2022全国遗产旅游案例推介活动”终评结果。经专家函审、综合评议,终评委员会以记名投票方式,从31个入围终评的申报案例中遴选出“2022全国优秀文化遗产旅游案例”16项,鄂尔多斯市博物院——多民族融合共生的家园主题文旅创新项目获此殊荣。
本次评选活动由中国文物学会、中国文物报社、2023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组委会、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主办,旨在深入挖掘文化遗产中蕴藏的丰富内涵,推动文博旅游事业高质量发展。评选活动从2022年9月启动,经过各省市择优推荐,共有184个项目参加评选,经过层层选拔,于今年7月公布全国文化遗产旅游百强案例,其中30个项目进入全国十佳文化遗产旅游案例终评环节。多民族融合共生的家园主题文旅创新项目我省唯一入选三十强的案例,并在激烈的终评角逐中脱颖而出。
鄂尔多斯市博物院是集中反映鄂尔多斯优秀传统文化、北方青铜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代表性物证的区域重要平台,是鄂尔多斯地区的历史文化殿堂和文化客厅。鄂尔多斯市博物院为国家一级博物馆,2021年5月18日正式形成“一院三馆”(鄂尔多斯博物馆、鄂尔多斯青铜器博物馆、鄂尔多斯革命历史馆)的文博机构新格局。以保护、传承鄂尔多斯地区历史文化为目标,集文物征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服务于一身。总占地面积逾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万余平方米,是内蒙古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综合面积较大的地市级博物馆,在文物收藏保护、陈列展览、社会教育、科学研究、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平台作用。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博物院积极拓展文物对外交流平台,探索文化遗产与旅游相结合的现实路径,多渠道提升鄂尔多斯历史文化在全国的传播能力,以夯实亮丽“几字弯”文旅品牌为根基,坚持“全域旅游、全域融合”理念,充分利用地域遗产资源,为延伸鄂尔多斯市博物院“两个文化”之一“黄河文化”品牌标志,打造了以“多民族融合共生的家园”为主题的文旅融合创新项目。
在秉持“内容为王、创新第一、遵循历史、多元一体”的发展理念下,以黄河“几字弯”文化资源为核心,通过展览、研学、文创、讲学、考古等多模式、多角度地诠释鄂尔多斯的地域文化内涵价值,多维度、立体化构建“多民族融合共生的家园”。并且以其发展理念为导引,博物院开启全新的文旅发展模式,铺设多条精品文旅线路,为实现博物院的黄河文化目标打下了基础。